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民族品牌
宏觀經濟
作者:陸俊
摘要:國產讓我們“又愛又恨”,愛的是它們是本土品牌,“恨”是恨鐵不成鋼。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自己的品牌呢?在這樣一個時代,正是我們大力發展本土品牌的契機,對此我們應該放正態度,重新審視我們的國產。你會發現其實他們很可愛,也很有潛力。隻要我們能夠給予適當的支持,我們的民族品牌一定會讓我們驕傲。
關鍵詞:國產;自主研發;補貼;長期共識;交叉火力
中圖分類號:F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1-000-01
民族品牌是一個國家在行業立足的根本。擁有自主研發核心技術的多少決定著我們在行業內擁有話語權的多少。因此民族品牌應該成為每一個國家著力發展和扶持的重點。以前我們技術底子弱,必須大量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而現在,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們在經濟、學術等領域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進步。因此,是時候把注意力放在自主品牌上麵了。
對於“國產”,我想中國人是“又愛又恨”的。愛的是它們是我們自己的牌子,恨是恨鐵不成鋼。我們的民族品牌起步比國外晚,因此在技術上遠不如國外成熟。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的企業人並沒有因為這些原因而停止進步的腳步,也正是他們的努力才使得我們現在能有屬於自己的技術。
在這樣一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正是我們大力發展自主品牌的契機。
目前我們的“國產”麵臨著兩個巨大的挑戰:
其一,國外品牌的競爭。國外企業不論是資金規模、運營經驗還是技術實力都遠勝我們。他們可以運用價格、質量、服務等優勢壓製我們的企業。
其二,盜版。盜版是每個國家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但都一定會不遺餘力的打擊的現象。因為盜版對於一個國家自主品牌的危害可以說是釜底抽薪的。麵對盜版幾乎零成本的優勢,正版企業要想跟他們鬥爭就隻有把東西做的又快又多,而在這種賽跑式的浮躁之下必然會忽略質量,從而讓一個國家很難誕生出好的創意。
這兩種製約因素會給一個國家的正版帶來巨大的損害,但我們完全可以采取措施,扶持我們自己的企業。在我看來,我們可以用三大措施來幫助我們自己的品牌。
第一,對於國外品牌的競爭,我們可以出台相關的政策。這一點我們政府已經做了很多努力,但我覺得我們完全可以向歐美學習,再多做一點。歐美發達國家從來都不遺餘力的保護自己的企業。比如前不久華為和思科鬧得沸沸揚揚,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為借口限製我們的企業。又比如很多國家規定外來超市不準開在好地段。對於這些保護自己企業的“先進經驗”,我們完全可以多學習、多借鑒。把這些手段用來保護我們自己的企業。
第二,對於盜版的危害。我們國家對盜版的態度也是嚴厲打擊,絕不姑息,這是值得肯定的。但我想我們應該再加大打擊力度,同時“雙管齊下”。一方麵我們嚴厲打擊,給我們的正版留出發展的空間。另一方麵,我們何不給盜版來一個釜底抽薪呢?我們可以補貼。當然不是什麼都補貼。隻補貼一種,那就是國產的,並且是自主研發的。想想看,如果去電影院看一部國產電影隻需要一二十塊錢那誰還會買盜版呢?畢竟電影院的效果不是家裏DVD能比的。其他的比如動漫、軟件、遊戲、音樂等等,如果正版的價格能夠降下來,那對盜版也將是一種打擊。這雖不是長久之計,但在當前確實可以用來支持我們的國產品牌,把自主研發變成一塊福地,吸引、鼓勵更多的人進來發展、競爭。在這種百花齊放的競爭之下,我們的民族品牌一定會越來越強大。等我們的國產成長起來之後,再從根本上消滅盜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