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婚外情裏有沒有你想要的幸福?(1 / 3)

婚外情裏有沒有你想要的幸福?

特別關注

作者:本刊編輯部

當你覺得婚姻已經了無生趣,隻剩下爭吵和對峙;當TA根本不懂你,連最起碼的交流都無法進行……恰巧此時,生命中出現了另一個截然不同的人,輕而易舉地帶給你新鮮和滿足,你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事實上不論在觀念上如何掙紮,很多人用自己的行動選擇了發展婚外情。他們會說情非得已,他們會說: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既然原本的婚姻讓我不滿意,我為什麼不能有婚外情?

聽起來無可厚非,可你知道嗎?當婚外情的新鮮感漸漸消退,婚姻裏的問題又會再次重演。因為婚外情之所以發生,既代表著你的婚姻關係亮起了紅燈,也代表著你和伴侶之間有一些需要學習的功課。沒有自我的成長,沒有學會相互包容,以為換一個人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得到幸福,不過是癡人說夢。

婚外情給不了你想要的幸福,婚姻的問題在婚內解決,也許是成本最低的途徑。想要知道為什麼?且看本期策劃,給你答案。

婚外情的比例到底有多高?

想要獲得準確的數據,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堂而皇之地公開調研,其普遍率之高恐怕會引發恐慌。美國性學家金賽在其著名的《金賽性學報告》中透露,一半以上的丈夫承認自己擁有某種形態的婚外韻事,約四分之一的妻子坦言自己有過類似行為。也許你會說這是西方開放社會才有的“醜事”,台灣《商業周刊》曾對1113位上班族男女進行調查,43%的受訪者承認有過一次婚外情,53%的人承認有過一次以上的婚外情……

多少人的婚外情能成正果?

據統計,和第三者白頭偕老的幸福結局隻有2.5‰!婚外情就好似旅途中遇紅燈,拐個彎的確能躲過這個紅燈,卻很難保證下一個路口不遇紅燈。很多人的經曆表明:婚外情並不是未來幸福的開始,而是無數煩惱的開端。因為婚外情,有的人事業毀了,有的人和父母鬧掰,有的人孩子成為問題少年,有的人身心俱疲……生活從此成了一團理不清的亂麻。

人們究竟在婚外情裏找什麼?

在婚姻中,婚外情代表著創傷,人們總是不願談論。然而,婚外情這件事,並不是置之不理就能避免發生的。麵對如此高的發生比例,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人們會選擇婚外情?

事實上,多數婚外情源於夫妻一方或雙方在心理某些方麵沒有得到滿足,積累了足夠的負麵情緒後,放棄在婚姻關係中解決問題的願望,並轉向其他關係以期尋求補償。這種補償是多方麵的,性欲的需求、陪伴的需求、理解和尊重的需求等等。據此,我們可以把婚外情分成5類:受傷抗議型、空虛缺愛型、自我證明型、中年危機型和淺嚐輒止型。

如何避免婚外情發生?

其實,在亮起婚外情這盞紅燈前一定閃爍過無數次的黃燈警示,如果覺察並重視,肯於改變自己、修複關係,愛情婚姻很有可能重新找回甜蜜。可惜的是,很多人無視那些警示,一旦婚外情發生,往往對出軌方有更多的抱怨和指責。如果我們願意回到原點,去思考婚外情的真正原因,會發現出軌方有責任,而另一方也難辭其咎。愛情和婚姻都是排他的,婚外情或許能帶來暫時的滿足,卻無法徹底解決問題。沒有哪段婚外情是靠譜的、能拯救你的。

他身後那個“嗬護”他的她

文 | 石頭

當事人故事:

在咖啡館的圓桌前,李琳摘下墨鏡,和眼前這位妖嬈的女人說:“希望從今以後你能離開劉劍,走得越遠越好。”

“可我已經有了他的孩子。”

“我會給你一筆錢,你可以帶著孩子出國,過你向往的生活,隻是以後不要再和我老公有瓜葛……”

拿卡,拎包,走人,固定套路。

李琳記不清這是第幾次悄悄“處理”老公劉劍的“小三兒”……這些女人並非不知道劉劍有老婆,她們接近他的目的,大多隻是為了錢。

劉劍做外貿生意,事業有成,人也頗有魅力。他的童年並不幸福,打記事時起,父母便經常吵架,在他7歲的時候協議離婚了。劉劍一直渴望一個溫暖的家庭,第一任妻子比他小3歲,是個刁蠻任性的女人,他們很快分開了。直到他遇見李琳。李琳比劉劍大一歲,也是二婚,因為都經曆了一次失敗的婚姻,兩人十分珍惜彼此。李琳是家裏的老大,從小照顧弟弟妹妹,和劉劍結婚後,她習慣性地把劉劍照顧得很好,連每天穿哪雙皮鞋、哪條內褲都準備得事無巨細。和李琳在一起,劉劍什麼都不用操心。剛結婚的那段時間,劉劍覺得這段婚姻舒心而愜意。

一次,李琳和母親正在客廳看電視,劉劍醉醺醺地回家,一進門就開始脫衣服,走一步脫兩件,還沒到客廳渾身已經一絲不掛……在嶽母驚詫的眼神中,劉劍安然地走到妻子身邊。這不是第一次了,李琳嫻熟地把劉劍扶進屋,並為他煮好了醒酒茶。

3年後,劉劍漸漸厭倦了這種“周全”的生活,這個家太完美,妻子太完美,完美得讓劉劍感到窒息,他甚至懷念曾經和前妻爭吵的日子。一次酒會上,他認識了一個年輕、漂亮的模特,好像激活了身體裏沉睡已久的神經一般,劉劍迅速發展了一夜情。在那之後,就像吸大麻上了癮,他不停地更換第三者,有的三五個月,有的隻一麵之緣。劉劍並不在意這些女人的目的,他覺得這樣的年輕氣息為自己的生活注入了新的力量,讓他神往。

就這樣,李琳和劉劍的婚姻走過了第10個年頭,李琳習慣了為丈夫善後。這個俊朗的枕邊人給自己帶來多少麻煩,她沒有統計過。身邊的朋友曾不解地問:“你為什麼還能容忍他?”李琳也說不出,隻是她深信,劉劍就像個愛犯錯的孩子,她要陪他長大。

第三隻眼·谘詢師解讀:

看過這個故事,我相信道德感稍微強一點兒的朋友都恨不得掐住劉劍的脖子質問他:你老婆對你這麼好你還出軌,混蛋啊!表麵上,劉劍的做法充滿了矛盾—渴望一個溫暖的家庭,卻一次又一次地用出軌來回報妻子的寬容。但內心中,劉劍的需要始終沒有得到滿足。劉劍的出軌是對李琳過度控製的回應,是劉劍證明自己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