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杜仲葉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1 / 3)

杜仲葉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綜述

作者:袁天翊 方蓮花 呂揚 杜冠華

[摘要] 杜仲Eucommia ulmoides是中國名貴滋補藥材,由於一直以來以皮入藥,加上資源較為稀缺,因此人們開始以杜仲葉Eucommiae Folium代替杜仲皮入藥。杜仲及杜仲葉具有多種藥理活性,且在臨床上也有一定的應用,是極具開發價值的道地中藥材。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杜仲葉具有降壓、調節血脂、心血管保護、預防肥胖、抗炎、抗病毒、增強免疫、延緩衰老、抗疲勞等作用。臨床上杜仲葉主要應用於降壓、治療婦產科疾病等。筆者對杜仲葉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的國內外最新研究現狀作一綜述,為杜仲葉的新藥研究開發提供參考。

[關鍵詞] 杜仲;杜仲葉;藥理作用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是中國名貴滋補藥材,《神農本草經》謂其“主治腰膝痛,補中,益精氣,堅筋骨,除陰下癢濕,小便餘瀝。久服,輕身耐老”。《本草綱目》中亦有記載。一直以來杜仲主要以杜仲皮入藥,但現代研究證明,杜仲葉Eucommiae Folium 的藥用有效成分與杜仲皮基本相同、藥用功能基本一致[1-2]。所以,我國將杜仲葉正式列入《中國藥典》2005年版,並確定綠原酸為杜仲葉藥材的主要藥用有效成分及其含量檢測標準[3]。

杜仲主要分布於長江中遊及南部各省,河南、陝西、甘肅等地也有栽培,目前屬於稀有物種,其主要成分有木脂素類、苯丙素類、環烯醚萜類、黃酮類,此外還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杜仲葉的主要功效是補肝腎、強筋骨,用於肝腎不足、頭暈目眩、腰膝酸痛、筋骨痿軟。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杜仲葉與杜仲相似,具有鎮靜、鎮痛、降壓、增強免疫力、抗炎、延緩衰老、改善糖代謝、影響子宮功能等作用[4-5]。本文對杜仲葉的藥理作用及其作用機製、毒性及臨床應用的國內外研究現狀進行了係統回顧,為我國道地藥材杜仲的產業化、國際化、新藥開發研究提供參考。

1藥理作用

1.1對心血管係統作用

1.1.1降壓作用 杜仲被認為是現在世界高質量的無副作用的天然降壓藥物,其降低血壓的有效成分是鬆脂醇二葡萄糖苷。此外杜仲葉所含的丁香苷等為血管緊張素和環磷酸腺苷(cAMP)的抑製劑,並能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參與心血管功能的調節[6]。

唐誌晗等[7]用杜仲葉醇提取物連續18 d灌胃給予自發性高血壓大鼠,劑量為4.2g·kg-1或6.3 g·kg-1,以間接測壓法測量清醒大鼠尾動脈血壓,觀察到其慢性降壓作用。同樣劑量灌胃一次給予腎性高血壓大鼠,測定大鼠1,2,4,6,8 h的血壓,觀察到其急性降壓作用。

寧康健等[8]觀察了杜仲皮、嫩葉和老葉的水提醇沉液對兔血壓及心率的影響,發現它們都具有降壓和減慢心率的作用。這也證明了杜仲葉可以取代杜仲皮治療疾病。王夢華等[9]在離體血管條水平上,探討了杜仲葉醇提物舒張血管的作用機製,發現杜仲葉醇提物通過促進內皮細胞釋放NO和直接激活β受體產生舒張血管效應。另有實驗驗證了杜仲葉水提物的舒張血管作用是內皮依賴性的,通過內皮衍生超極化因子起作用[10]。

1.1.2調節血脂作用 將55%的杜仲葉、25%的山楂、20%的葛根製成複方杜仲葉提取液,以不同的劑量給予高血脂大鼠模型,明顯降低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P4)造成的肝損害,實驗中用CCl4建立大鼠長期肝毒性模型,給予杜仲葉水提物後測定穀草轉氨酶(GOT)、穀丙轉氨酶(GPT)、乳酸脫氫酶(LDH)、堿性磷酸酶(ALP)水平,並觀察病理組織切片,發現杜仲葉水提物確實能夠起到保肝護肝作用,實驗進一步確定其有效成分為原兒茶酸[26]。另有研究發現,杜仲葉醇提物能夠改善高脂性大鼠肝髒脂肪變性,此作用可能與其降血脂、抗氧化損傷有關[27]。

1.5.2強筋健骨作用 早在2000年前我國就曾記載杜仲皮湯劑可增強肌肉。胡金家等[28]提取杜仲葉3個分離部位,分別加入到體外培養成骨細胞中,用MTT法測定細胞增殖情況、對硝基磷酸鹽法測定ALP活性,結果發現其中2個部位能明顯提高ALP的活性,具有顯著的調節骨代謝功能。近幾年來,日本學者研究櫻桃、杜仲等20種樹葉,比較觀察健骨壯肌作用,結果表明杜仲葉最有效,並具有防止運動不足導致肌肉萎縮的功能[29-30]。陳偉才等[31]發現,杜仲葉提取物能誘導體外分離純化培養的羊骨髓間充質幹細胞向成骨細胞方向分化增殖,同時抑製其向脂肪細胞分化,具有雙向調節作用,從而提高骨密度、抑製骨吸收、調節骨代謝,起到強筋健骨作用。目前已有研究,將杜仲葉提取物與鈣磷骨水泥(CPC,一種醫用修複材料)組成複合載體具有促進成骨細胞增殖、生長及附著的作用,有望成為新的骨替代材料[32]。

1.5.3延緩衰老、抗疲勞作用 研究發現杜仲葉水提物[33]和甲醇提取物[34]都可促進膠原合成,達到延緩衰老的目的,效果最好的實驗組含大量環稀醚萜苷;杜仲葉甲醇提取物還可提高增齡大鼠模型的皮膚角質層轉換,進一步研究[35]發現京尼平酸、桃葉珊瑚苷、京尼平苷是提高膠原合成的主要成分。李小安等[36]建立了亞急性衰老小鼠模型,觀察杜仲葉浸膏粉對老化相關酶、老化代謝產物、紅細胞免疫的影響,證明了杜仲葉的延緩衰老作用,並推測其通過改善中樞神經遞質、抗氧化、提高紅細胞免疫力而發揮延緩衰老作用。

高珊等[37]通過小鼠負重遊泳實驗、血清尿素含量測定、肝糖原含量測定發現杜仲葉黃酮苷具有緩解體力疲勞的作用[38]。另有實驗通過觀察杜仲葉多糖對蟾蜍肌肉的影響,發現其能明顯縮短肌肉達到最大收縮幅度的時間,並能延緩肌肉疲勞的發生,起到抗疲勞作用[39]。

1.6安胎作用

黃武光等[40]研究發現,杜仲葉衝劑對子宮平滑肌的正常收縮有一定的抑製作用,但無統計學意義,而對垂體後葉的子宮平滑肌強烈收縮具有顯著的舒張作用,且隨劑量增加而增強。杜仲葉衝劑和黃體酮一樣,顯著對抗垂體後葉所引起的小鼠流產,使流產動物數明顯減少,產仔數相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