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鄉村英雄(1 / 3)

鄉村英雄

跨文體

作者:楊靜龍

每次給大哥打電話,都會給我平淡無奇的都市生活注入一股清爽豪邁之氣,這次也不例外。

我們兄妹五人,除我遠在千裏之外工作,他們都住在浙東甬江之畔的一個小村莊裏。村莊叫前洋村,毗鄰的村子叫後洋村,兩村雖離東海有百裏之遙,名字中卻都帶著一個“洋”字,也不知是出自什麼典,祖祖輩輩這麼叫了下來。我小時候不止一次問過父母親,得到的答案都含糊不清,父母過世之後,這洋字的命名也就成了一個懸案。

說起來誰都不大相信,離開家鄉三十多年,老家的親人竟然都沒有來過我居住的城市。現在我女兒要結婚了,我邀請他們全體來參加婚禮。

大哥在電話裏嗓門洪亮,說:“大侄女結婚我們肯定是要來吃喜酒的,兄妹四家老少十幾個人全部出動,我開自家的車過去!”

大哥的率直爽快在意料之中,但我還是否決了他自己開車的提議,總不能讓他開一輛農用車載十幾個人出遠門吧,況且高速公路也不讓上。我說:“你們人來了就行了,千萬別自己開車,我已經在旅行社定了一輛大巴車,到時候去村口接你們!”

大哥愣了一下,笑道:“咳,我忘了你是在外麵當官坐小轎車的,你派車來接我們,風風光光的,就更榮耀了!”

“嗬嗬嗬……”我笑道。

放下電話,我點上一支煙。看著隨風飄遊的煙霧,我在心裏偷偷笑起來,覺得剛才沒有解釋是自己花錢租的旅行車絕對是聰明之舉,很對大哥的脾性。我了解我的大哥。

多年前某個夏季,大哥的一船稻穀在鄉糧站驗上一個“特優”等級,賣了好價格。那時候父母還健在,我春節回家探親,他一見麵就告訴我這個喜訊,激動的神情就像貼在牆壁上的年畫那樣新鮮,仿佛這已過去了大半年的事件就發生在幾分鍾之前。糧站驗糧曆來十分苛刻,不要說特優等級,就是普通等級都甚為難得。驗糧員不是說穀粒不夠飽滿,就是嫌水分多幹燥度不足,總之讓你好話說盡,有時還得在糧站前的水泥場裏曬上幾小時,才能勉強合格,驗收進庫。一船的稻穀特優等級比普通等級貴出好幾百元錢呢,大哥興致勃勃地讓我猜為什麼能驗個好等級,我料想其中必有蹊蹺,支吾著不肯猜。大哥得意地笑了起來,湊過臉悄聲說:“我打了一條烏梢蛇,十多斤重,偷偷送給糧站的驗糧員了。”在大哥看來,一條在曠野裏到處遊走的烏梢蛇換來滿船稻穀的特優等級,是一個了不得的輝煌勝利。大哥在生活中就是這樣戰無不勝,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大大小小的勝利連續不斷,勾畫成他引以為榮的人生曲線,也影響了我們弟妹的生活姿態和情感脾性。

對往事的回憶使我清晰地看到了大哥年輕時期的形象。作為生產隊同齡人中第一個被評為全勞力而每天記上十個工分的英俊青年,大哥能挑著兩百多斤的濕稻穀在水田裏健步如飛,能夠插完整壟秧苗不直腰不歇氣,田頭莊稼活、農林牧副漁樣樣拿手,深受同村年輕姑娘們的青睞,甚至於惹得她們暗中較勁,爭風吃醋。

不僅如此,他在家裏也得到了我們兄妹五人中最好的待遇。年景好的時候,臘月裏我們家會宰一頭豬。父親像將軍一樣指揮著他的兒女們,把那頭可憐然而愚蠢的大肥豬從豬圈裏驅趕出來,然後把它捆翻在長板凳上。板凳下麵已經放好一隻大木盆子,盆子裏盛著淺淺的清水。隨著豬的嚎叫聲,殷紅而溫熱的鮮血就會隨著豬的呼吸從咽喉那兒的刀口裏一股一股地噴湧出來,注入那隻木盆,直到血盡盆滿,然後成為我們飯桌上的美餐。開始幾年,家裏殺豬都是請後洋村的張屠戶,後來有一次父親去請張屠戶,左等右等不來,大哥等得心焦氣急,就自己動手,用一把殺羊的尖刀把豬給宰了,從此家裏再不需要張屠戶。大哥磨快刀子,讓我們姐弟幾人前後左右壓住豬的身子,唰的一聲,就把鋒利的尖刀捅了進去。我比大哥小七歲,當時嚇得瑟瑟發抖。當長長的刀柄沒入豬的咽喉刀尖刺進豬的心髒的一瞬間,我渾身顫栗的程度一定超過了豬。那時有一個樣板戲叫《沙家浜》,把十八個新四軍傷病員比喻成十八棵頂天立地的青鬆,大哥的形象在我心目中從此就像青鬆那樣高大起來。晚霞滿天炊煙升起的時候,母親在飯鍋裏用紹興黃酒當佐料把豬心蒸熟,讓大哥獨自享用這營養而美味的佳肴,父親和我們隻能在一旁吃豬血燉粉條,還有肉少蘿卜多的所謂大盆紅燒肉。

大哥還有一手閹雞的絕活。農村裏養雞,一群公雞一般留一隻種雞,剩餘的都要閹掉。閹過的公雞心裏不野騷了,就會安安分分地長肉。閹雞一般在春末夏初,正是青黃不接肉味久疏的荒季。從公雞身上摘下來的那兩隻粉色的小肉蛋蛋(睾丸),用白瓷盤子在飯鍋裏蒸得熱氣騰騰,那香味就像冬天的北風颼颼地直往人骨子縫裏鑽。可這照例屬於大哥,母親會在我的耳邊一遍遍地說,小孩是不能吃這個的,吃了這個就永遠也長不大了。我那時還在可憐巴巴地上著小學,當然屬於小孩之列。我實在不明白吃這個與人長大長不大有什麼關係,但一個男人如果像武大郎那樣永遠長不大是令人畏懼的,所以每次我總是在垂涎欲滴而又膽戰心驚中,眼睜睜地看著大哥把香味撲鼻的肉蛋蛋一口一口地、細嚼慢咽地、無比享受地吃下去。若幹年之後,當我上了高中,暑假期間也能以臨時社員的身份下隊割稻種田了,母親才允許我和大哥分享這一美食。直到那時,我才明白雞的睾丸不但肉味鮮美,而且營養豐富,是當時農村裏不可多得的補膳之一。大哥是家裏除了父親之外的頂梁柱,是全家的重點保護對象,以膳進補是理所當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