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群魔亂舞劇已占領主位(1 / 1)

圈子

近年,不僅電影市場有《西遊-降魔篇》、《西遊記-大鬧天宮》、《鍾馗伏魔-雪妖魔靈》、《西遊記-三打白骨精》接連保持大年初一魔幻賀歲的傳統,電視劇市場也大有神話賀歲的趨勢,去年是《封神英雄榜》,今年又有《石敢當之雄峙天東》和《封神英雄》。

《封神英雄》與其他眾多“封神”作品係出同源,都以明代許仲琳所著《封神演義》為藍本。《封神演義》俗稱《封神榜》、《封神傳》,是一部中國古代集大成的神魔小說,故事以薑子牙輔佐周室推翻商紂的曆史為背景。

《封神演義》從內容上大致可分為紂王亂政、殷商伐西岐、武王伐紂和歸國封神四部分。去年的《封神英雄榜》50集止於紂王禦駕親征出兵西岐,今年《封神英雄》80集起於黃飛虎還朝與倒戈,實際上是《封神英雄榜》的續集。

前後兩部皆以《封神演義》的故事脈絡推展,隻是內容編排對原著有所騰挪。就內容空間來說,再拍第三部也不是沒有可能。

《封神英雄》除了內容接續《封神英雄榜》,製作風格和製作水準也完全與《封神英雄榜》一脈相承,隻是女主角蘇妲己由張馨予換成了李依曉,女配角馬招娣由何彥霓替換下薑鴻,二位角色的造型和服裝隨之有所調整。

除此之外,薑子牙依舊由帥哥陳鍵鋒擔綱,姬發、紂王、公申豹、武吉、哪吒等一眾配角演員不變。就張馨予和李依曉演繹的蘇妲己而言,上部張馨予主打魅惑,因而更加妖嬈;本部李依曉動作居多,風格上也就更加硬氣。對薑子牙之妻馬招娣的演員調整,在上部犯傻犯二的基礎上,融進了些無厘頭的喜劇風格。

與去年春節檔《封神英雄榜》一枝神話獨秀不同,今年大年初一上檔的古裝神話劇除了安徽和深圳衛視聯播的《封神英雄》,還有山東衛視自製的《石敢當》搶先一步上檔,形成南北“二神”的對峙格局。

從題材上看,兩劇都是對傳統古典神話的二度挖掘;從製作上看,兩劇在服化道以及虛實場景和特技運用的結合方麵都頗為類似。

在品牌效應上,《封神英雄》稍領風騷,屬南北通吃題材,而立足泰山文化的《石敢當》則更加地域化和本土化。

兩劇風格上的最大不同來自觀眾定位,《石敢當》屬傳統神話劇,陣容年齡偏大,而《封神英雄》清一色帥哥靚女,連晚年才邂逅周文王的薑子牙也成了翩翩俊男。顯然,《封神英雄》除了“封神”故事的傳統觀眾,還有《古劍奇譚》等古偶仙俠劇的低齡化市場訴求。

《封神演義》是《西遊記》之外觀眾最喜聞樂見的傳統神話故事,與春節年俗氣氛也多有投合之處。連續兩年大年初一的“封神”劇,與連續三年大年初一的魔幻電影,加上定檔明年大年初一的《西遊記-三打白骨精》和呼之欲出的《封神英雄榜3》,神話魔幻題材似乎已成為中國年的一部分。

當然,就製作上來說,不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都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如果製作上不上台階,這個神話和魔幻題材的“年飯”都吃不久。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