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現異象(1 / 2)

大朱朝興元二十一年清明節,皇帝率群臣在太廟祭祖,場麵莊重肅穆。太廟外林木繁茂,鳥語花香,一連十餘天陰雨後,久違的陽光普照,一派祥和景象。

說到興元皇帝,也可說得上,是一個異端。唐後天下大亂,各地梟雄,你方唱罷我登場,大小國家不計其數。興元皇帝原本隻是梁朝一個國公的家將,不想,他卻有如神佛附體般,異軍突起,迅速登上曆史舞台。他憑借卓越的軍事才能,東征西討,奠定了雄厚的勢力基礎,前後花了二十年統一了華夏,最終代梁成立大朱朝。

大朱立國後,興元皇帝鑒於前朝軍人集團的威脅,采取抑武興文的策略,大興文事。立國二十餘年,經濟文化發展迅速,軍事實力卻日漸削弱,內憂外患頓生。

然而,興元皇帝逐漸老邁,對繁重的朝政,已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更無法震懾宵小。

一套繁瑣的祭祖禮儀結束,興元皇帝正打算稍事歇息,忽然太廟外傳來一陣喧嘩。他頓時大怒,喝令總管太監出外責問。

“啟稟陛下,天,天現異象!”總管太監出門查問明白,急忙進廟稟報。

興元皇帝聞報,顧不上休息,匆匆來到太廟門前的平台上。

此時,太陽處於正南的位置,光照最強。而在東邊有一道長長的白光,如一柄利劍,正快速地刺向太陽。瞬即,白光沒入太陽,發出耀眼的光芒。

興元皇帝沉著臉,喝道:“欽天監為朕解說一下,這天象是何意?”

欽天監主官早就等候在側,聞令急忙出列拜伏在地,奏道:“啟稟陛下,這是白虹貫日,天降異象,必生大變,臣請陛下早做決斷!”

“大變?有何大變?”

“陛下,‘白虹貫日’發生在東南一帶,微臣以為,正是上天向陛下警示,東南一帶的修羅魔教之禍!”

這時旁邊一位大臣也出列奏道:“陛下,修羅魔教日漸囂張,朝廷必須早日派兵圍剿,一旦養虎為患,必將難以收拾!微臣近日查到幾句與魔教有關的偈語,請陛下禦覽!”

興元皇帝接過隨侍太監轉交的密折,展開一看,隻見上麵寫道,“八部天龍,修羅稱雄。帝釋不出,誰與爭鋒?”他合上密折,沉聲問道:“可查出修羅魔教的主謀是誰?”

“啟稟陛下,修羅教主身份隱秘,至今還沒有查出是何人!”

“朕...”

興元皇帝要說的話還未出口,階下不知是誰,竟然不顧禮儀的大聲驚呼:“又出現異象了!”

君臣都是詫異地抬頭望去,隻見東邊天際出現一個黑點,快速向南移動,移動的過程中黑點急劇膨脹。繼而,天空出現一團烏雲,烏雲下方一條旋轉的雲帶把天地連接在一起。旋轉的雲帶越轉越粗,遮天幕地,陽光消失了,天下所有的風力也仿佛被吸走了。

“龍...卷...”

不知是誰一聲驚叫,瞬即又像被人卡住了脖子,聲音戛然而止。

太廟前陰暗的天空下,樹木和旌旗停住了搖動,興元皇帝君臣望著東南方向的變故,大驚失色。

天空異象頻生,何止是興元皇帝君臣失了顏色?從京畿地區,一直向南,過淮河,經淮南道,到達江南東道,這一路見過異象的人,無不驚慌失措,特別是此時突起的龍卷風,更是讓天下震動。這時代的人,神佛觀念根深蒂固,對上天的敬畏發自內心,接連的異象,不免令人議論紛紛。

若是人們知道,龍卷風中心有一個大活人的話,恐怕都要拜伏在地,當下凡的神仙來膜拜了。

不錯,龍卷風的中心,確實有一個人,一個與這時代裝束截然不同的人!至於,來自何方,是死是活,就不得而知了。

龍卷風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風柱抵達江南東路西端就偃旗息鼓了,風柱中心的人也被摔了下來。幸好,下麵是一片山林,那人摔落在一棵大樹上,撞斷了幾根枝丫後,他上身的夾克衫勾掛住了一根粗樹枝,把他吊在了半空。

當真是幸運之極!大樹底下正是一大片山石,若是直接摔下來,就算不會成了肉泥,也要斷手斷腳了。

......

不知過了多久,劉勤慢慢蘇醒過來,渾身酸痛難忍,令他忍不住呻吟出聲。他神智漸漸恢複,緩緩睜開眼睛,下一刻,他驚得呆住了!他發現自己竟然被吊在了半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