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民抒寫、為民代言、為民立傳
本刊特稿
作者:孫寶國
[摘要]2014年5月17日,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和電視劇司、吉林省委宣傳部、吉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在北京聯合舉辦吉林影視劇創作研討會。與會的張宏森、李京盛、王丹彥、王強、李準、仲呈祥、閻晶明、王偉國、劉瓊、趙葆華、丁亞平、孫民樂、邢戈等領導和專家精辟分析了吉林影視劇創作的成績與經驗、特色與風格,並就吉林影視劇未來的發展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吉林影視劇創作;成績與經驗;特色與風格;意見和建議
2014年5月17日,為總結近年來吉林影視劇創作,特別是農村現實題材影視劇創作的成功經驗,研究探討如何進一步繁榮吉林影視劇創作,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電視劇司,吉林省委宣傳部,吉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在北京聯合舉辦了吉林影視劇創作研討會。吉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莊嚴,吉林省政協副主席、長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麗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張宏森,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司長李京盛,原中國文聯副主席、文藝評論家李準,中宣部文藝局影視處處長王強,原中國文聯副主席、文藝評論家仲呈祥,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文藝報》總編輯閻晶明,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王偉國,《人民日報》文藝部文藝理論評論室主任劉瓊,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副會長趙葆華,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研究所所長丁亞平,中國人民大學現當代文學教研室主任孫民樂,中國電視藝術委會評論員邢戈等出席了研討會。研討會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秘書長王丹彥主持。
一、成績與經驗
近年來吉林影視劇創作實現了曆史性突破,一大批具有鮮明吉林特色的影視劇閃耀熒屏和銀幕,並在各項國家級獎項中屢有斬獲。如在2013年第15屆中國電影華表獎評選當中,長影集團出品的《辛亥革命》《索道醫生》《馬達加斯加3》一舉摘得優秀故事片、優秀農村題材故事片獎和優秀譯製片三項大獎,這是長影集團1998年改革以來取得的最好成績。電視劇《我的土地我的家》《長白山下我的家》《陽光路上》分別榮獲第29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長篇電視劇一等獎、三等獎和提名獎,也是近年來吉林電視劇創作生產的一個高峰。
對於上述成績的取得,與會嘉賓給予充分肯定的同時,也從不同角度分析了個中原因。
王偉國認為,吉林省影視劇創作在以下三個方麵比較突出:一是顯示了強烈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具體表現在吉林省委宣傳部、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等文化管理機構通過有力引領,不斷強化吉林農村題材影視劇品牌建設,不斷完善影視劇策劃、融資、製作、播出、資金回收的市場運作的產業鏈,推動吉林農村題材影視劇創作從現象到品牌華麗轉身;二是塑造了一批新型農民典型形象,吉林農村題材影視劇創作中的農民形象是在農村改革大潮中艱難地蛻變和成長的新型農民、產業農民,他們有新的素質、新的觀念、新的精神,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農民英雄;三是始終以積極的態度直麵生活、深入生活、尊重生活,如電影《索道醫生》是根據全國敬業奉獻模範鄧前堆為原型創作的,電影《冬去春來》是取材於全國模範法官翟樹全的事跡而創作的。
李準認為,至少在農村現實題材這個範圍,從全國來講,吉林影視劇的品牌是第一位的。吉林影視劇給人的啟發有三點最突出:第一,吉林影視劇創作從來不跟風、不盲從,一直堅持從本省的實際出發,發揮自身的創作優勢,主打農村現實題材創作,持續不斷地推出係列優秀作品,不斷唱響時代主旋律;第二,吉林影視劇創作不靠大投入、不靠大製作,也不依賴高科技,甚至不以大牌明星戰略為優勢,而是依靠領導者和創作者對吉林這片土地和人民的熱愛,依靠他們在生活中的感悟和發現,依靠他們對當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藝術把握,創造出新鮮的動人的藝術形象,打造藝術品牌;第三,吉林影視劇創作形成了有效的運作機製,培養出了一批獻身於影視劇創作的優秀人才,包括創作人才和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