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真有軍官像孤太反應羅峰在軍隊中的所作所為,不過正如羅峰所料,孤太並沒有任何回應。現在孤太需要羅峰帶兵打仗,隻要羅峰不把元帥的位置讓給克隆人,他自然不會因為提拔一個克隆人這樣的小事,而跟羅峰翻臉。
這件事被羅峰輕描淡寫的處理之後,以科泰為首的反對克隆人平等派便偃旗息鼓,之後的行軍當中,也沒有再做類似的抗議。平時的工作他們該怎麼完成,還怎麼完成,並沒有因為羅峰的觀點個怠慢工作。
直到五年後,六星艦隊到達目標星係,羅峰才說出了自己的作戰計劃,很粗暴,也很讓人防不勝防。即:用大量的熱核爆炸,驅動一顆矮行星,以極高的速度撞擊敵人的基地。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羅峰的想法有些不可思議,即便是一個矮行星,也需要用密集、大當量的核爆炸才能推動。而羅峰已經在行軍過程中做了論證,隻要在大當量的核彈上安裝高強度的鑽頭,鑽入矮行星一千米之內,連續的爆炸不僅可以改變矮行星的軌道,同時還能讓他以數倍於第三宇宙速度的速度撞向目標。
羅峰根本沒給大家反應的時間,立即讓秋明做發射核彈軌道的計算,讓科泰在全艦隊中製造和改造核彈。等眾人開始忙碌起來之後,才明白了羅峰這麼做的用意,在這五年的時間裏,敵人也一直在製造戰艦,他們製造戰艦的速度雖然不是很快,但是現在他們的戰艦數量也已經達到了三千多艘。
用這麼多的戰艦組織起來的防線,六星艦隊是絕對突破不了的,甚至六星艦隊還很有可能被反撲。六星艦隊的下一批援軍在三年之後才能到達,而敵人的援軍,卻是基本上從基地裏生產出來,就能直接投入到戰場。所以這一仗必須得出奇製勝,因為六星艦隊根本沒有贏的可能。
三個月後,兩軍在星係外圍開戰,雙方勢均力敵,有都做了充足準備,所以連續戰鬥了三天都是未分勝負。這時候敵軍補給線近的優勢顯現出來,他們首批負傷的戰艦已經完成了修理,以及十幾艘新戰艦一起參加戰鬥。幾十艘戰艦在勢均力敵的大型太空戰中發揮不了多大的作用,但是如果保持這個速度的話,三天就是上百艘,一個月就是上千艘,那就會形成一股完全可以扭轉戰局的力量。
而六星艦隊這邊,雖然他們帶上百艘維修艦,可是維修的速度依舊跟船塢的速度相差太遠,而這裏離他們大後方有五年的路程,也不可能有新戰艦助戰。看上去敵人已經占了絕對優勢,不過對羅峰來說,他等待的時機已經到了!
羅峰下令,所有戰艦在交戰的同時,發所有的核彈發射出去。敵人對六星艦隊突如其來的一招搞得莫名其妙,核彈在太空戰中,沒太大的用處,他的威力雖然大,但是在發射途中很輕易就能躲過攻擊。況且核彈的最大戰爭用途輻射性,在天空中根本不實用,而且真空狀態下,產生不了衝擊波,這讓核彈在太空中變成了雞肋,進而隻被用於摧毀敵人的地麵目標。
敵人躲過密集的核彈攻擊後,隻是短暫經過短暫的莫名其妙,就認定六星艦隊已經黔驢技窮了,明知自己毫無獲勝的把握,便在做垂死的掙紮。接下來的交戰中,好像驗證了矽星人的猜測,因為六星艦隊的戰線仿佛沒有張力,遇到攻擊後便開始緩緩的退縮。
可是當倆天之後,矽星人才察覺到了羅峰的陰謀,他們對染一直有人跟蹤那些發射出去的核彈,以防核彈的目標是他們的基地。可是當他們計算出核彈的目標隻是一顆矮行星之後,他們便收回了注意力,隻留下很少的一部分人力在觀察那批核彈的動向。
當觀察人員計算出核彈的爆炸,足夠推動那顆矮行星做快速運動的時候,他們再想攔截那些核彈已經來不及了。前線的戰艦離核彈已經相隔兩天的路程,肯定是追不上,而那顆矮行星附近,敵人並沒有部署武裝力量,即便派出戰艦到達馬上趕往矮行星,也因為星係內的戰艦太少,能攔截的數量也有限。
沒辦法隻好準備好對基地進行緊急撤離,不過即便是撤離了,他們現在戰艦的數量也多餘六星艦隊的數量,足可以一邊重新建立基地,一邊擊潰這批六星戰艦。
就在這時候,羅峰突然下令全體艦隊進行加速,敵人以為羅峰要跑,趕緊追上去。而羅峰也的確是像是要逃命,那些被擊傷的戰艦,航行速度很慢,現在羅峰也不管了,任由他們在後方落單,並被敵方擊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