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士說起他的研究,便沒有了羅峰剛開始說話時候的嚴謹:“奇妙的七分鍾,於是我就想,會不會第二衛星的軌道有問題?可是經過我幾年的觀察後,發現第二衛星的軌道是完全正常的,那是什麼拉扯著這七分鍾?”
“有一天我在一顆很高的大樹上思考的時候,正趕上日落,我看到越高的樹的影子越長,而越矮的樹影越短。我頓時就有了靈感,那奇妙的七分鍾,正是太陽光在經過我們的行星後,照射到第二衛星的時間!”
大學士興奮的說:“可見光是有速度的,經過我這些年的計算,光速大概是每秒二十三萬千米。隻是無法驗證這是速度是不是正確的,如果是正確的,我們就能計算出天體離我們的距離。”他這個發現還沒有告訴任何人,所以羅峰剛才說:光有速度的限製。大學士才對羅峰是神的身份深信不疑,也從側麵知道了這些年的研究並不是在浪費時間。
羅峰頓了一下才說:“你能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很驚訝!”說著話,羅峰去大學士的天文望遠鏡下看了一眼,能用這麼簡陋的設備所做的觀察,計算出這麼接近答案的數據,的確是令人佩服和驚訝。
接著羅峰看到天文望眼鏡裏的情景,比起地球的夜空和雙塔星的夜空,這裏的也用要明亮很多。很快羅峰就明白過來,是那顆伴星的緣故,在這個星係,重心是主星,主星周圍是行星,而在行星的外圍還有一顆明亮的伴星。
太陽係和雙塔星係跟這裏的情況不同,隻說太陽係,他的陽光照到木星就已經很弱了。如果在冥王星的位置,太陽隻是一顆比較明亮的恒星而已,所以別說是柯伊伯小行星帶,就是海王星和天王星也是很難觀察的到的。
這個星係的伴星,為觀察星係的其他行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條件,即使是最遠處的第十一行星,也能用天文望遠鏡看得到。再往外,伴星所運作的獨立小星係,也能用簡單的光學望眼鏡觀察到,比起其他星係,這絕對是得天獨厚的一麵!
一旁的大學士又問:“那我的計算結果是正確的麼?”
羅峰回答說:“這個我不能明確的告訴你,正如我所說,我隻是來考察的。不過我到可以告訴你一個自然規律的基本的發現過程,他肯定是用大量的觀察記錄,以及大量的理性思考來完成的。你的記錄和發現一定要保存好,在未來的科學界,你會是一位偉人。”
是的,對大學士他們來說,計算出真正的光速還要經曆很長的時間,起碼他們的光學研究要形成係統化之後。那時候計算光速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不僅是可以跟著光速跑,還可以通過給光減速,來計算他的速度。
想到這裏,羅峰回想起了地球上人們對光速的研究,他不是物理學和天文學的愛好者,即便這樣他也知道一些常識性的東西。比如說人類對光速的研究,從十七八世紀就開始了,羅峰也不記得是誰最先開始做研究的,隻記得開始於那個蒸汽機還在繈褓中的時代。對於羅峰一個身處信息社會的現代地球人來說,那樣的研究是偉大的,也是讓人敬佩的,即便羅峰忘記了那個天文學家的名字,但是這份偉大和敬佩還是屬於他的。
大學士得到了羅峰的回答,興奮的鳴叫了幾聲,他明白,他的答案可能不是很正確,但是他的研究方向是正確的,光的速度將會被普遍的認識,並最終征服這個速度。
羅峰又問了大學士一些其他學科的知識,比如說力學,讓羅峰比較意外的是,他們對普遍存在的力學的研究卻很模糊,甚至還沒有達到地球上阿基米德的層次。隨即羅峰就明白過來,這完全是因為鳥兒的天性,一般的鳥兒都會喜歡發光發亮的東西,夜間閃閃發亮的星空,自然是他們的最愛。
同樣,往星空中的投入也會更加的巨大,不過那些拉下的基礎研究,相信在未來也會慢慢的補上。如果他們到夜空中去看一看的話,自然要想到飛的更高,那時候他們或許就能發現重力,和萬有引力。那麼接下來,自然是計算如何突破萬有引力,從而離星空更近,那個時候的研究,就已經是航天學的研究了。
接著,羅峰又問到鳥兒社會的人文情況,他們的情況跟蜜蜂明顯不同,到更像是地球上諸侯王時代的模式。整個種族分為很多的族群,有一個最高首領,領導者各個城市的首領,各個城市的環境不同,政治氛圍也不同,自然人文環境自然也是不同。
他們的城市也有大有小,羅峰所在的地方是一個邊境城市。據大學士說這個城市的規模不大,最大的是首都,隻是那裏離近地衛星的軌道太近,不利於對天體的觀察,所以大學士才來到了這裏進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