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工業區(2 / 2)

這個機械結構雖然巨大,但是並不複雜,而且運作單一。值得注意的是,有兩條粗壯的巨大機械臂深入地下,機械臂中間有條傳送帶中好像一直在往上運送著什麼。羅峰馬上意識到,這幾台機器是很先進的采礦機械的地上部分,主要的機械結構應該在地下。

果然娜雅解釋說:“這是采礦機的能源輸送和礦物質接受部分,在地下有人工控製的巨型鑽探結構,從鑽探到采集礦石,都是由機械來完成的。”

羅峰點點頭:“這倒是可有節省巨大的勞動力。”跟這裏類似的采礦機器,羅峰在地球之外的其他行星上見過,是一種高效率、低成本,又能最大限度保證礦工安全的機械。地下的鑽頭不光可以往下,還可以任意的往任何方向掘進,前提是要按照工程師規劃的路線,不然這麼多台采礦機挨在一起,很容易在地下“撞車”。

這種采礦機還有個巨大的優點,可以在鑽探的同時,就把挖到的礦物質檢出來丟到中部的傳送帶,把廢料推到鑽探結構後麵。之所以有這樣的設計,是完全為太空采礦準備的,在太空中如果把鑽探後的物質一股腦的都運上來,要建造一個巨大的車間進行分揀不說,如果是在大氣稀薄、重力小的地方施工,清倒出去的大量廢料會漂浮在施工現場,甚至會讓采礦工作無法正常進行。

隻是這樣也有個弊端,地下的鑽探結構很難往回走,如果回收的話,要讓鑽探結構倒轉,按照原路鑽探回去。畢竟是利大於弊,這樣的設計還是很實用的。

羅峰不是學機械的,自然不知道製造這種全自動采礦機械的難度,但他可以肯定的是,製造這種機械需要長久的機械積累,以及完善的工業理論模型。這一點,又讓羅峰對雙塔文明刮目相看,同時更加深了他對雙塔星科技不勻稱的想法。

采礦的機械雖然龐大,但卻沒什麼好看的,娜雅便帶著羅峰和小飛去看不遠處的冶煉車間。冶煉車間跟采礦機械隻有一牆之隔,小飛是頭一次見大型的冶煉爐,看什麼都新鮮,不過這場景對羅峰來說到不怎麼陌生。

任何簡單接觸過現代工業的人,都不會對這裏感到陌生,羅峰聽到時常發生的鋼鐵碰撞的聲音,還有點熟悉的感覺。到不是羅峰之前聽到過,而是在離地球這麼遠的地方,看到了地球的工廠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工作,感覺有點熟悉。

金屬礦物質完成了冶煉,並冷卻了之後,便放到傳送帶中,送到了另一個大型的圓柱體中。於是三個人去了另一個大型的工廠,可能是這邊做的工作都是加工的類工作的緣故,這裏的噪音要大很多。

羅峰對這裏的加工場景也不是很陌生,他發現大部分的車間都在製造風力發電機,以及民房裏的基本電器。還有些車間竟然在製造一些電子產品,這些電子產品羅峰沒有在小飛的家裏見過,顯然是供貴族使用的。

這些電子產品的製造,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來完成,看他們木訥的神情,羅峰就知道這些勞動力是周圍民房裏住的平民。羅峰忍不住問:“如果這麼多人不打獵的話,這些平民的食物是怎麼獲取的?”

娜雅回答說:“周圍有些較大的動物,食物是足夠的,確切的說,工廠之所以建在這裏,正是因為周圍食物充沛的緣故。姑父會親自指揮一批人進行狩獵,會大大的提高狩獵的效率,把獵物分給獵人之後,還能產生大量剩餘,那些剩餘足夠養活這些工人。”

“一般會從每戶當中抽一個人來進行勞動,他們會通過勞動換取到食物,如果狩獵的食物不夠,就分給他們我姑父領地裏的農作物。其他貴族領地中的陳年作物,都會支援到這裏來,所以足夠養活這些工人。”

羅峰笑了笑:“這到像是原始社會的模式。”

娜雅歎了口氣才說:“這就是雙塔星社會最尖銳的矛盾,如果沒有領主建造民居,那麼現在雙塔星的大部分人還過著食不果腹的日子,他們甚至沒有地方躲避沙暴。但是就因為領主的幫助,才產生了同胞之間的鄙夷,貴族過著安逸的日子,而平民卻勞苦一聲。”

羅峰淡淡的說:“低級文明,沒有公平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