棧道開鑿的手法十分粗糙,由於常年沒有人走動上麵布滿了滑膩的苔蘚。綠油油蜿蜿蜒蜒的石階就好似一條纖細的長蛇,不知通向何地。
我貼著崖壁小心翼翼的向前走,周圍全是白茫茫的霧氣,耳邊是呼嘯的亂流聲。向下一看雖是一片白氣但也知道萬一掉下去將是屍骨無存。
我的神經高度緊張起來,但這樣的狀態持續不了多久便已經疲憊不堪了,渾身汗如雨下衣服已經侵濕,緊接著一股寒風襲來又是一陣哆嗦,如此反複了好幾次。這使得我身心疲憊,甚至想過幹脆跳下去摔死算了,省的這樣活受罪。
後來體力實在透支的厲害,我便用一個很狼狽的姿勢匍匐在石階上爬行,累了就原地趴著歇一會,然後再往前爬。這種方法效率低但卻很安全,最起碼不用擔憂心神恍惚的時候一不留神摔下去。
也不知爬行了多久,石階漸漸便的寬了起來,前麵出現了一個山洞,漫長的棧道之行終於結束了。
打開手電走進了洞穴,發現這是一個巨大的溶洞,鍾乳石奇形怪狀、形態各異。如馬、似燕、若牛、像人,說不出的奇幻,道不明的怪誕。伸手在空氣中感受了一下發現裏麵似乎有風吹過來,這使我喜出望外,有風就證明有出口而不是一座死穴。
短暫的修正了一下我慢慢的走進了溶洞,逐漸向深處走去,這裏幾乎沒有任何光線來源,視物全靠這把手電。
再向裏走卻犯了難,這個溶洞四通八達岔路極多,讓我不敢貿然前行。也就在這個時候發現了一個岔路洞口的右上方好像插著什麼東西。
走過去拔了下來一看居然是一根腐朽的火把,雖然早已不能用了,但這卻能說明有人是走過這條路的。
於是我做了一個決定,從這個洞口進去,有指示總比沒指示的強,至於結果如何,聽天由命吧。隨著漸漸的深入發現每當遇到一個岔路便會出現一個同樣的火把,它就好像路標一般為我指路。也不記得到底走了多少的岔路,直到來到這間溶洞停了下來。
這間溶洞偏向於橢圓形,麵積很大同我剛進溶洞時的那間差不多。不過不一樣的是這裏的鍾乳石形狀居然全部像人,雖然形態各異但大小與真人相差無幾,且五官比例驚人的合理。於是我得出一個結論,這些不是天然的鍾乳石而是人為雕刻而成
這種人形鍾乳石很多,且中間還有一方水池,應該是山體滲下的泉水所致,一路前來也遇到不少但像眼前這麼大的還是第一次見到。
情況遠沒有想象的那樣簡單,這口泉水池幾乎橫蓋了整個地麵硬生生的將溶洞一分為二。也就是說我如果要過去,就必須趟過這口水池才能到達對麵。
蹲下身來將手探道水裏。
“嘶!”水溫冰冷刺骨使我打了一個哆嗦,直到手指已經離開水麵多時還依然能感覺到那股寒氣順著手指在向上侵蝕。
找來一根廢棄的火把探了探深淺,還好!水池並不深大約淹沒到膝蓋的位置。而且水池的底部很堅硬沒有淤泥什麼樣的柔軟物質。拿手電照射了一下泉水很清澈,沒有發現活動的東西。隻是有一點,水溫如此冰冷就這麼下去的話,不用半分鍾就會凍的失去知覺,活生生的變成雕像。
雕像!我的腦子頓時靈光一閃,如果能將這些鍾乳石人形雕像挪到水裏,豈不是就可以當做踏板跳過去嗎!
走到一座石像前使勁一推,發現並沒有我想象中的那麼沉重,相反也就一百五十斤左右的重量。雖然不算輕但卻不用費心的挪動,用個吃奶的力氣扛過去不算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