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形意拳(2 / 2)

同時,形意拳講究“十練”: 練頭、練身、練手、練步、練梢、練精、練意、練氣、練力、練功。

練頭:

頭為全身之主,人的一切行為無不受頭腦的指揮。頭為六陽之首,五官百骸,頭為總領,所以,在演練形意拳的各種套路時,必須做到頭要上頂、頸項要直、下頦要微收,以利領起全身,上下協調一致,使呼吸自然,任督二脈暢通,氣沉丹田。這樣既利於手臂的自然發力,還可以利於保護喉部,以防不測。不僅如此,頭在總領手法、步法、身法變化的同時,還可以有效地保護麵部的五官。拳譜上講:“五行真如五道關(這裏的五行指眼、鼻、舌、耳、人中),無人把守自遮攔,蔽住五行克他人,形意拳,四兩可以撥千斤”。由此可知頭在拳理拳法中的重要地位。下麵再來研究頭部五官在拳理拳法中的作用與地位。

眼,拳譜上有:“眼有監察之明”與“眼觀六路”之說。無論平時演練,還是與人交手,雙目要全神貫注,緊盯攻擊目標,做到無人似有人,攻防意識逼真,久而久之,可使雙目炯炯有神,不怒神自威,敏銳如猴鷹。特別是與人交手時,必須注意對方的眼,預察機宜,手腳未動眼先行。拳譜上有“眼無神,拳無魂”之論,充分說明了眼睛在練功和交手中的地位。車永宏宗師把“猴相”列為“四象”之一,取意猴子的目光敏銳,這是對形意拳拳理拳法的重大發展和完善。   耳,有“耳聽八方”之論。我國的中醫理論以為耳通腎,腎氣充盈則聽覺靈敏,遇敵必先覺,尤其是夜間,耳可聞風而趨避。曆代武林高手都非常注重聽覺的修煉,所以,平時演練要養成悉心用耳,凝神靜聽的好習慣,日久天長,可使聽覺靈敏。

口中有舌,口舌一家,無論行功演練,還是靜坐養神,口要自然閉合,以利呼吸。舌要頂住上齶,以利津液生出,隨時下咽,以防口幹舌燥,更利於接通任脈,使周身氣血運行暢通,所以拳譜上有“舌有鵲橋”之說。

“看來這形意拳真不愧為三大內家拳之一,難度真是不小,那我隻能從連頭開始,其他的等時機成熟再行修煉吧。”方明宇心想道。

其實,方明宇應該感到高興,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有修煉高級秘笈的機會或者得到高級秘笈的機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