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夏吉國 中國羽絨被大王的傳奇人生(1 / 3)

封底

作者:吳楚

初夏時節,記者來到桐城采訪。眼前這位衣著樸素、麵色黝黑,操一口濃重桐城口音的中年人,就是赫赫有名的“中國羽絨被大王”夏吉國。夏吉國其人,不善言談,處事低調。多年來堅持不上電視、少上報紙,使得外界對他比較陌生。

安徽鴻潤集團,這個由2萬元資產、4個員工起家的民營企業,經過20年的發展,如今已成為總資產超過12億元、擁有4000多名員工的現代化企業集團,羽絨被出口量連續14年位居全國之首。享有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國家科技創新星火龍頭企業、安徽省80家重點骨幹工業企業等美譽。

在夏吉國的陪同下,記者來到車間參觀。呈現在記者麵前的,是氣勢恢宏的現代化大工業的宏偉場景。記者駐足絎縫、成品車間,這兩個車間的麵積都在兩萬平方米以上,高大、寬敞、明亮,中央空調保證了車間的恒溫,每一排機位都安裝了專用電腦,所有工序實行計算機全程控製。由於高度的生產自動化和嚴格的崗位責任製,雖有2800名工人同時作業,但整個車間井然有序,看不到一個閑雜人員,除了機聲轟鳴和埋頭工作的工人,隻有一件件簇新的羽絨產品在生產線上如流水般源源而出。

這就是當今中國最大的羽絨被生產和出口基地,是夏吉國走向成功的象征。

胸襟多大事業就有多大

桐城是著名的“桐城派”發祥之地,還是清代張英、張廷玉父子宰相的故裏,可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在桐城還流傳著“六尺巷”的美談。說的是清代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因老家人與鄰居吳家發生宅基地之爭,張英給家人回書賦詩雲:“一紙書來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裏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見書,主動在爭執線上退讓三尺,而吳氏鄰居見狀也退後三尺,在兩家院牆之間空出一條寬六尺的巷子。

“六尺巷”的故事是桐城文化“禮讓包容”“謙遜真誠”的縮影,夏吉國就是這樣一個有著“六尺巷精神”的桐城人。

在鴻潤集團琳琅滿目的各類獎牌、匾額中,一幅鴨子的圖片格外醒目。據夏吉國介紹,1997年,鴻潤與丹麥經銷商哈利簽了一筆價值700萬美元的訂單,但後來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按照合同文本,鴻潤是可以與對方重新議價的,但他沒有這樣做,還是按原價出貨,獨自承擔了200餘萬元的損失。哈利得知真相後非常感動,特意從丹麥帶來了一幅鴨子圖,將這隻鴨子命名為“誠信鴨”,送給夏吉國以表敬意。從此,鴻潤集團與哈利先生的貿易額每年都固定在1000萬美元以上,兩人也由合作夥伴變成了好朋友。

誠信,是夏吉國做人做事的唯一標準。20年來,鴻潤從未拖欠過銀行一分錢本息,也未拖欠過員工一分錢工資。作為桐城市的第一納稅大戶,公司成立以來一直按章納稅,多次被評為“安徽省誠信納稅大戶”。為了履行誠信的諾言,即使付出代價,他也無怨無悔。鴻潤曾有一名員工考上了公務員,但他向愛才的夏總表示不願離去,夏吉國很感動,和他簽訂了10年勞動合同,並安排他帶薪到外地進修一年,所有往來費用報銷和獎金都按在崗員工待遇。然而這名員工在代表公司出國與外商談生意時,卻轉移客戶,甚至偽造公章,給公司造成了巨大損失。“這怨不得別人,我隻是把別人都看成與自己一樣真誠。但我不後悔,以後遇到好的員工,我還會這樣對他們。”夏吉國說。

英雄不問出處

夏吉國出生在安徽桐城市新店鄉(現為呂亭鎮)陡崗村。和當時中國絕大多數農家孩子一樣,他的童年充滿著淒涼和辛酸。還在讀高中時,父親就得了癌症,母親又長年臥病不起,身為長子的夏吉國毅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擔。讀書之餘,他幹農活、掙工分,劈柴擔水打豬草,什麼家務都幹。艱難的生活使他自幼養成了吃苦耐勞、忍辱負重的品性,直到今天,早已功成名就的他,依然保留著勤勞樸實、沉默寡言的性格。生活的重負使他過早的成長和成熟。

1977年,國家恢複高考製度,高中畢業已經一年的夏吉國報名參加並考出了高出本科分數線30.5分的好成績,成為當年畢業的3個班中的高考狀元。在依次填寫了北京郵電大學、南開大學、複旦大學等誌願,並經曆了政審、體檢等一係列的程序之後,夏吉國滿懷信心地等待著錄取通知書。然而,最終他沒有等來大學錄取通知書。命運給他安排的,除了像祖輩那樣“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老本行以外,似乎沒有別的路可走。

不過,夏吉國沒有完全聽從命運的擺布。

“我父親是個‘賣零貨’的。”夏吉國告訴記者,因為賣零貨能夠賺比種地略多一點的錢,他接過了父親的貨郎擔子。從此,肩挑貨郎擔的夏吉國,手裏搖著撥浪鼓,開始走村串巷賣零貨了。除了賣些火柴、糖果、針線外,貨郎挑子下麵還有兩個大大的籮筐,這是專門用來裝從各家各戶收購上來的鵝毛、鴨毛的。

挑起貨郎擔不久,夏吉國的命運有了一絲轉機。作為村裏少有的高中畢業生,他被任命為村團支部書記,後來又被聘為鄉中學的數學和英語教師。可到了1981年,在他做了兩年教師後,罹患癌症的父親去世了。父親除了留給他一副貨郎擔外,還有18個債主,一共2000多元的債務,在當時,這可真是個“天文數字”。

當代課老師每月14.7元的工資根本無法維持生計,更不可能償還父親留下的債務。正月的一天,舅媽來家作客,吃完中飯後,母親把他偷偷叫到一邊說:“吉國,缸裏的米吃完了,晚上沒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