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石佩(1 / 2)

龍城西區的一棟出租屋中,林河呆呆地看著自己的手掌,腦海中不禁浮現出下午發生的那一幕——

話說林河乃是龍城古城區古玩街的一名擺地攤的小販。龍城乃是六朝古都,加上城郊的隱龍山脈有著龐大的古墓群,所以龍城的古玩業十分發達。也因此,做著仿古工藝品生意的林河雖然隻是一個擺地攤的,但是每月也可以賺個三四千大元。

如果碰上旅遊旺季,運氣好的話,最多的時候賺個上萬也不是沒有可能。除去每月交給古玩街管理處的攤位費,一年下來林河也能賺個五六萬。

這點錢,在龍城這個寸土寸金的大都市或許並不算什麼,甚至買不起那些商品房的一個衛生間,可對生長於秦川農村,並且還有著父母和弟妹的林河來說,已經是一大筆錢了。

靠著這份收入,弟弟和妹妹的學費有了著落,以前自己上學從親戚好友那裏借的學費也已經還清了。到今年上半年,林河的銀行戶口中還有了3萬元的結餘。林河已經計劃,過兩年等存夠了錢,先在古玩街上租下一個鋪麵,擴大自己的生意,再然後則是把父母和弟妹都接過來,讓父母享享清福,弟妹則是在龍城上學,更好地接受教育,而不是像他一樣麵對高考隻能望而卻步。

從早上開始,太陽就暴烈無比。於是到中午的時候,早上還算熱鬧的古玩街,逐漸變得冷清起來,到下午兩三點的時候難得看到幾個人影。

因為生意清淡,林河和旁邊攤位的顧七有一搭沒沒一搭地聊著古玩街上的趣事,從“古寶齋”前些天賣出了一件不知道真假的青花瓷,到南疆那邊出了一塊福祿壽三色的極品翡翠,話題一直都沒有停過。

相對於林河隻是做仿古的工藝品生意,顧七的生意則雜得多。仿古的工藝品他也有,不過更多的則是從下麵收上來的各種古物,當然真假不去說它,但是外表的“舊”那是一定的,賣出去的利潤更是十分可觀。

林河就曾經親眼看到顧七把一個黑漆漆的茶壺賣出了2萬元的天價,而那個被忽悠的年輕人還一副檢漏的狂喜模樣。而根據顧七的說法,這茶壺他從下麵收上來的時候隻不過花了100塊錢不到,而且以顧七的眼光,可以斷定茶壺是民國時期的產物,其價值最高2000元頂天了。

也就是說,僅僅一個茶壺,顧七就憑空賺了幾百倍的利潤。有時想想,林河也發自內心的羨慕。但像這種暴利的情況畢竟不多,而且古玩這一行當的知識,即便是顧七那個水平的,也不是短時間內所能掌握的。因此,細細思考之下,林河還是安心做著自己的小買賣。

也是抱著一個念想,平日裏沒事的時候,林河就會向顧七請教這古玩行當的知識。這一天也不例外。

兩人聊著聊著就說到了顧七前幾天前往鄉村收古物的事情。顧七眉飛色舞地向林河吹了一大通,看著林河那凝神傾聽的模樣,心中那份滿足感就不用去說了。

“這收古物,最主要的還是靠眼力。像七哥這水平,雖然在龍城隻能算下等,可也是經過十來年鍛煉出來的。”說著,卻是語氣一轉,遺憾道:“可惜,眼力再好有時候也沒什麼用。現在去鄉下收舊貨的人忒多,秦川地界的好東西基本上被掏光了。再過些日子,估計得去南疆那邊了。”

指了指自己攤上的一隻缺了一腿的石鼎,顧七略帶遺憾地道:“這次,也就這隻出自清朝時期的石鼎算回事,其他的都不值倆錢。”

林河的目光隨著顧七的手指方向看去,石鼎不大,在林河看來更像鄉下灶頭上擺放的小香爐。缺的一腳被顧七墊了一塊長方形的石片,卻因為石片薄的緣故,石鼎向一邊微微傾斜著。

也不知道是因為觀看角度還是陽光折射的關係,林河赫然發現石片上閃過一絲金色的亮光。心下微微一動,林河心中思量起來,難道說這石片不是凡物?

也怪不得林河產生這樣的想法。在這古玩街,檢漏這件的事情並不是沒有,基本上每個月都能碰到幾次。相對於真正的古玩專家來,顧七這一層次的鑒賞水平還是差了不少。很多收上來的古物,他們自己也無法確定真正價值。

而剛才石片上閃過金光的奇特景象,讓林河不自覺地就聯想到了“檢漏”兩字。按捺心中的微微激動,林河眨眨眼睛,仿佛是應了顧七的話湊近了查看那隻石鼎,實際上卻是仔細觀察那石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