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尋找·失落·尋找·失落(2)(2 / 3)

不一樣的是與昨天、前天相比;一樣的,是又回到當年偷偷鑽進旅館幽會的時光。

當然,也有很多人是因為對早先情況不滿意,而要“再來一次”。

我有個朋友,結婚十五年了,居然把牆上的結婚照收起來,兩個人重新穿上禮服,太太好好化了妝,做了頭,又去照一組“婚紗照”。

“以前的照片掛在牆上,每天躺在床上看,愈看愈覺得土。”太太說,“頭發做得爛,攝影師也爛,連件像樣的首飾都沒有。”

丈夫插話:“這不叫重來,這叫雪恥。”

美國前總統小布什,今年年初,不也在老婆緊張的注視下,以六十多歲的高齡,再做了一次“高空跳傘”來雪恥嗎?

“上一次跳傘的回憶不好,是在二次大戰時,飛機中彈,不得不跳傘逃生。”布什說,“這次不一樣,是自己跳的,為了找回好的感覺。”

最近在社區報紙上,也看到個有趣的畫麵——

一對高齡的老人家,正相擁起舞。

老先生穿著禮服,打著領結,顯然已經走不穩了。老太太則披著白色的婚紗,緊緊抓住老先生的手。

新聞稿的大意是:

八十八歲的布朗先生和小他一歲的太太,在結婚六十周年紀念會上,又結了一次婚。他們切了三層大蛋糕,且接受老人中心一百多位“老朋友”的祝福。布朗夫婦的兩個兒子,都已經過世,布朗夫婦把老人中心當成家,活得很積極。

“能跟這麼多朋友一起慶祝,真是好極了。”老太太說,“在結婚六十年之後,我們現在要重新來一遍。”

“先找回感覺,再找回生活。”學生的那句話,常回響在我的耳邊。

我們起初是因為有了感覺,而決定共同生活。隻是在生活的磨蝕下,卻漸漸失去了最重要的感覺。

於是有人分居了,有人離婚了,有人再去尋找新的伴侶,也有人很聰明地“放下生活”,兩個人重新約會、重新戀愛、重新結婚。

甚至在六十年之後,子女都過世了,他們還能找回那種微妙的感覺。

我爸爸根本沒愛過我,

他好像沒有愛,

也可以說沒有能力愛,

怪不得媽媽會跑掉。

愛你在心口難開

初中,我念台北大同中學的夜間部,每天都要去福利社吃晚餐。

福利社裏的“熱食”,是由一個比我大不了多少的男生掌勺,大大的鍋子裏溢著甜不辣、油豆腐、白蘿卜和豬血糕。由於是手工製作,每塊都不一樣大。

奇怪的是,我付同樣的錢,碗裏盛的卻比別人的小一號。觀察了好一陣子,才得到個結論,因為我沒跟那小師傅“對罵”。

“X!油豆腐兩塊!”隻見同學把錢遞過去,再罵一句:“X!要大的喲!”

便見那小師傅一邊“XXX”地罵回來,一邊把勺子深深地探向鍋中,撈出一塊特大的扔進碗裏,再連著X幾個“三字經”,遞出來。

我後來也學會了罵,果然愈罵愈熟,愈罵愈“哥們”,碗裏的甜不辣也愈大塊。

多年來,我常想:為什麼要互相把對方或別人的娘罵了幾遍之後,才能表示親近?

為什麼當中國人罵三字經的時候,十之八九不是在罵人,而是在表達一種豪情,甚或說一種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