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論壇
作者:羽衣
一位年輕的作家在博客裏說出一種殘酷:中國人第一次被教會說謊是在作文中。此後,一篇名為“咱們小學時期的作文必殺結尾句”的網絡民調在網絡走紅。
“同學們看著清潔的教室,擦著額頭上的汗水笑了。”(用於描寫大掃除之後)
“小朋友,謝謝你,你叫什麼名字?”答:“我叫紅領巾。”(用於扶老人過馬路等好人好事之後)
“在夕陽的餘暉下,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公園,我會永遠記得這快樂而有意義的一天!”
“買東西的時候阿姨多找了兩角錢,低頭看到胸前飄揚的紅領巾,就退回去了。”再然後就是:“我低下頭,發覺胸前的紅領巾更加鮮豔了。”……
從這些經典的作文“必殺結尾句”來看,幾乎都是假話、空話、大話、套話。要麼把讚美對象拔高得一塵不染,要麼把自己貶低得一無是處,一高一低間赤裸裸地顯出大量謊言,倒顯不出“說真話、訴真情、做真人”的教育效果。不能不令人擔憂、深思。
按常理,孩子身上具有健康、純淨的天性,童心無埃、童言無忌,說的是真話,不懂欺騙。在童話中,孩子也被塑造成唯一敢於說真話的人。在著名的《皇帝的新裝》中,安徒生讓一個孩子說出了真話。安徒生稱讚孩子的聲音為“天真的聲音”,這是對的。中國的一位作家也認為:“天真,這是我心目中對生命的最高審美了。”
可是現在,孩子們在作文中大段大段地說謊,從小學一直說到高中。說謊的作文如此盛行無阻,儼然新時代的“謊言八股”。不是說文以載道嗎?不是要求孩子們的作文“思想向上”嗎?孩子們卻用美好的漢語練習說謊,直到圓熟自然,直到變成一種思維模式,直到童心上也惹了塵埃,童言裏也有了種種顧忌。如同童話中的匹諾曹因說謊而長出怪異的鼻子和耳朵,卻沒有機會變回原樣、重返本真,這難道不是世間最令人痛心的事情嗎?
泰戈爾曾說:在人生中童年最偉大。後來又有很多人號召我們“向兒童學習”,因為童年教會我們的高尚、善良、溫情、正直與誠實最多最豐盛。可是這樣的號召在今天是不是顯得有些無力?我們不但不會向兒童學習,而且慣於對兒童進行成人化的塑造。孩子的童年被縮短,孩子的天真被剝奪,孩子的言談舉止更像早熟的大人。當孩子不再是孩子,而像我們一樣說謊造假,我們還學什麼?還能學什麼?也許“向兒童學習”在目前不是最重要的,“救救孩子”,鼓勵他們說真話、做真人是最重要的。
在謊言處處的世間,孩子們其實是最缺乏安全感的。他們被迫跟著大人們一起說謊,拿謊言來迎合謊言,才會得到暫時、荒謬的安全感。但當孩子們學會了說謊,甚至把說謊變成一種潛意識和本能,一切的教育變得毫無意義,一切的安全感都會變得不堪一擊。因為我們不知道究竟還有什麼能夠安頓一個人的靈魂,能夠捍衛我們共有的信仰。
摘自《做人與處世》2010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