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7日22時30分許,已於數周前集結於費盧傑城外的多國聯軍部隊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前線總指揮”、“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三星中約翰·阿比紮伊德長官的指揮下率先從費盧傑的西麵和南麵主動發起了猛烈的攻擊,這標誌著“幻影狂怒”行動(伊軍稱之為“破曉行動”),即“第二次費盧傑戰役”正式打響了。
戰鬥伊始,美國海軍陸戰隊第3輕裝甲偵查營和伊拉克政府軍第36突擊營在美國海軍陸戰預備役第23團1營、第1戰鬥服務支援連和第113戰鬥服務支援連的協助下,以迅雷之勢便拿下了幼發拉底河沿岸的費盧傑綜合醫院和附近一些主要的村落。
費盧傑綜合醫院位於“黑水橋”的西側,瀕臨幼發拉底河,經過美軍前期多次的空中偵察和諜報係統傳來的結果,費盧傑綜合醫院正是費盧傑城內反動武裝分子的一個極其隱蔽且重要的指揮中心。
聯軍占領了該醫院不僅切斷了費盧傑城內武裝分子的對外聯絡通路,還摧毀了非政府武裝分子最主要的指揮係統。
此閃電戰役之後,聯軍又迅速拿下了橫跨幼發拉底河的兩座主要的大橋——北橋(即著名的“黑水橋”)和南橋(即“10號公路橋”),美國陸軍的第1騎兵師第2旅則在費盧傑城南駐守,至此,費盧傑的所有對外通道均已被聯軍所封閉,費盧傑城也成了反動武裝分子頑守的“孤島”……
黑夜掩蓋下的費盧傑城沒有絲毫的美感可言,因為此時的費盧傑城內並沒有多少的燈光和彩帶,也沒有嬉笑玩鬧的人群,有的隻是彌漫著的炮火連天的硝煙。
此次聯軍在費盧傑的“幻影狂怒”行動比上一次“警示決心”來的要更加“人性化”一些了吧,至少它顧及到了費盧傑城內普通平民的安危……
為了防止造成像上一次費盧傑戰役那樣的大規模的平民死傷給美國在人權和道德上帶來的國際社會上的惡劣影響,也為了使聯軍在進攻費盧傑時擁有更有充分的自由度,美軍在發起“幻影狂怒”行動數周前,就開始通過無人機和熱氣球大量地向費盧傑城內空投宣傳單和戰前警示,預先通知城內的平民撤離費盧傑。
聯軍在宣傳單中對城內的平民宣稱,武裝分子從他們的手裏“偷走”了基礎設施、飲用水和藥品的資源,隻要像紮卡維這樣的武裝分子占據費盧傑一天,這些生活必需品就永遠無法得到滿足,而隻要清除了這些反動武裝分子,費盧傑的電力和飲用水就會立即到來,學校、公路、廣場等基礎設施都會得到翻新。
在另一份的宣傳單中,聯軍對平民說,如果他們不想離開自己的家園,那麼,在隨時而來的戰鬥打響之後,要他們老老實實地待在屋裏麵,如果聯軍進入屋內進行搜查,他們必須手持宣傳單,雙手上舉地躺在地板上。
輿論轟炸的效果很明顯,截至“幻影狂怒”行動發起時,費盧傑全城的三十多萬居民中,已經有大約百分之七十五的人陸續穿過幼發拉底河撤離了費盧傑城,所以,費盧傑城內的夜晚沒有往日的璀璨燈光,並不是因為聯軍轟炸導致電力中斷的結果,而是因為費盧傑在數周,甚至是數年前就已經沒有了往日的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