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國王使出全身的力氣大叫,接著整個身體沒入血池,四周的血水瘋狂地湧入他的口眼鼻腔。
“嗬嗬,還以為你是什麼好人呢,原來也是為非作歹之徒啊!”那名鬼卒幸災樂禍道,“你這罪孽說多不多,說少不少,恰好足夠沒入這血池永不超生。”
張旭聽了心驚肉跳,也踏上了血池。他心裏道:我才十六歲,這輩子經常被人欺負,從來沒有主動欺負別人,做過的為數不多的壞事那也是迫不得已,不至於罪孽深重吧?
他想著想著卻已過了血池,終於放下懸著的心,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果然沒什麼罪孽啊。
過了血池的鬼魂進入“判官門”,門內一十六位判官一字排開,張旭恰好被安排到第十三位判官那裏。
這是一位馬臉判官,擁有馬的臉,人的身子。他頭也不抬,問道:“姓名?年齡?”
“張旭,今年十六。”
判官點頭,口中念道:“張旭……十六?”
“嗯,是十六歲。”
判官抬頭看了看張旭,再對照手中的生死簿,生死簿上分明寫著:張旭,享年八十三,衡陽城郊人士。
“你的祖籍是衡陽城郊嗎?”判官問。
張旭從小就是孤兒,並不清楚祖籍在哪裏,但他一直在外流浪,從來都是往城裏鑽,因為城裏人多吃的也多,生存的機會更大。
“我住在衡陽城中。”張旭說。
判官大概知道了情況,估計是哪個鬼差勾錯了人。他攤開生死簿,翻到衡陽城張旭那一頁,上麵寫道:張旭,享年三百二十,衡陽城修士。
嗬,還是個修真人士。
判官合上生死簿,問道:“是哪個鬼差帶你過來的啊?”
“是王鐸王大哥。”
原來是王鐸。王鐸在鬼差中可是出了名的,他的實力已經達到了鬼徒四層,完全可以做一名判官,但他喜歡到處雲遊,因而選擇繼續擔任鬼差一職。
這名判官跟王鐸的交情還算不錯,因而選擇幫他一把。
判官翻開生死簿,念道:“你這輩子善事做了不少,惡事也做了幾件,因而功過相抵,投那畜生道。”
“啊?”張旭奇怪道,“為什麼善事做了很多,惡事做了幾件,卻是功過相抵?”雖然他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善事,但是有總比沒有好。
“這是算功德分的,一件善事加一分,一件惡事扣十分,況且你做的那些惡事都是滔天大罪,要多扣九十分。”判官一本正經地宣判三百年後的張旭,那些善事、惡事他都還沒有來得及做呢。
“我、我、我做了什麼罪惡滔天的惡事了?”張旭一頭霧水,不明所以。
再說下去就要穿幫了,判官不再解釋,毛筆一勾道:“判決生效,抓緊時間投胎去吧。”
話音剛落,張旭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拉起,重新加入隊列,慢慢地走向遠處。
那裏有一座奈何橋,橋下站著一位老婆婆,老婆婆手裏總是端著碗,碗中盛滿了透明的黃色液體,便是孟婆和她的孟婆湯了。
這一路走去,張旭心神不寧,滿腔的苦悶無處發泄,體內再次湧出寒熱交替的感覺。
一會兒極寒,一會兒極熱,摸摸額頭,一會兒滾燙,一會兒冰寒。
“我這是怎麼了?難道生病了?鬼魂也會生病?”張旭自問,意識漸漸模糊。
孟婆立在奈何橋邊,也不抬頭,嘴裏道:“喝了我這碗孟婆湯,忘卻一切煩惱與憂傷,踏上奈何橋,趕著去輪回,過一過新的生活,無論人畜花草還是天地所生,皆有自己全新的命數。去吧去吧……”
鬼魂接過孟婆湯一口飲下,將空碗遞回給孟婆,碗中又重新裝滿了透明的黃色液體。
有些鬼不願喝那孟婆湯,卻被兩旁的鬼卒死命硬灌,最終還是喝了下去,忘卻了所有的前塵往事。
忘卻了是否就意味著不曾發生?
鬼魂排隊,一個個從孟婆麵前經過,張旭也越來越靠近孟婆。
孟婆的眉頭忽然皺起,且越皺越深,她的鼻子在蠕動,好像努力搜尋著奇特的味道。
這時,張旭體力不支,轟然倒地。
他的身體在不斷變化,時而變得飄渺,時而變為實體。
飄渺時比鬼魂更加虛無,實體時卻猶如活人。
所有的鬼魂都察覺到異樣,紛紛將目光射向張旭,孟婆也不例外。
“怎麼可能?他居然直接突破到鬼仆第六層!”孟婆驚道,“難道,難道是先天鬼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