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賽金花的琵琶行(3 / 3)

“稍微等等嘛,讓賽金花和杜夫人,敬我一杯酒,我才有靈感,心靈要靠眼眸去感悟。哈哈哈哈!”譚宗浚看著樓下的官員捉弄洪鈞,不由開懷大笑,他可是天下聞名的大才子,豈能被一首賀詞難倒。

譚宗浚自認才情雙絕,已然成為一代宗師,享受世人的追捧。但事實上譚宗浚詩詞遠沒有李國樓的詩詞流傳廣泛,歌姬、戲子喜歡唱李國樓的詩詞,譚宗浚的詩詞太深奧,他的特點就是喜歡用生僻字,雖然自成一派,但屬於孤芳自賞,文人騷客追捧他幾句,但不願意傳抄他的詩詞。

李國樓嫉妒的瞅一眼譚宗浚,雖然他混跡於文人之中,但尚未得到文人的賞識,屬於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跟班。連戲子也知道唱他寫的歌謠有錢賺,但陸潤庠等人依然不給他上位的機會,連作詩都不讓他作一首,文人的圈子不好混啊。中午的賀詞輪不到他炫耀,隻能在晚上平民的酒宴上大放異彩。

新郎洪鈞、新娘賽金花來到包廂敬酒,李國樓今天開戒,還能喝二杯酒,但要等到晚上詩興大發的時候再喝,賽金花向他敬酒,李國樓以茶代酒聊表寸心。

賽金花被眾人擠兌,隻好唱了一首小曲。

賽金花落落大方的坐在大堂中央,手持琵琶,口吐金蓮:

“訴盡了多少癡與戀,凝眸憑欄遙望處。輕起塵煙,這一聲語弦,傾盡了多少悲與歡。

穿越古今憶千年,聲聲慨歎,歎從前依稀有多少淚與癲。孤身落南陽,尋夢千年。

這一曲聲聲慢,聲聲慢,托付心事無影蹤。歎舊時怨,舊時怨,綿亙古今情不斷。

憶當年,三生篤定曉知夢顛,執手望淚眼。撩起紅袖羅衫,遙想君悲羽歌,弓斷弦。何時歸來望河山,歎緣已盡,情已逝,隻恨此生無依盼。

琵琶聲訴盡了多少哀與怨,低眉信手續續彈,情絲難掩,這一聲語弦,傾盡了多少離與散。

穿越往昔憶千年,聲聲慨歎,綿亙古今情不變,聲聲慨歎!”

眾人如癡如醉,擊節叫好,直誇狀元公有福。洪鈞樂在其中,好似喝了醇美的烈酒,搖頭晃腦陶醉在歌曲的意境之中。

杜娥娘落落大方的向每位貴客敬酒,她淺嚐一口酒,貴客就心甘情願的一飲而盡。譚宗浚鬧著要喝第二杯酒才能做出好詩,杜娥娘親自替譚宗浚斟滿酒,博得在座的人交口稱讚。

譚宗浚灑脫的喝了第二杯酒,他屬於文人中喜歡高雅情趣之人,正好和洪鈞走兩個極端。就是在外花天酒地,但不會和歌姬發生感情上的糾葛,絕不會和歌姬山盟海誓,結成連理。像李國樓在妓院住了一晚,就把一個老鴇,一個妓女娶回家,那是官場的笑柄。見一個愛一個,才顯得才子的放蕩不羈。

譚宗浚哪會不知李國樓的小心思,想超越他的人還沒生出來呢?在書案上大筆一揮,書曰:

袞袞鵷鸞又一時,上林阿閣最高枝。

朝恩別自求新劍,世事休教覆舊棋。

宛馬蒲萄前代略,河魴楊柳中興詩。

宣光盛烈非難嗣,燮鼎調羹望禹夔。

能讀出譚宗浚寫的字就算高士了,陸潤庠大聲朗讀一遍,博得一陣陣叫好聲。

新郎官洪鈞挺給李國樓麵子,鼓噪著讓李國樓寫一首,好讓他珍藏起來。李國樓謙虛幾句,也不想打破文人的規矩,就寫了一副對聯,省得讓譚宗浚比下去。

李國樓一揮而就,書曰:

火樹銀花開,天橋龍燈舞。

春宵人團圓,濁酒醉當歌。

遊伎折梅嬌,燕俠仗劍雄。

紫禁不眠夜,農壇莫耕春。

海燕戲班子的頭牌九歲紅,嬌滴滴上前,請李國樓寫一首詩詞。

李國樓看都不看九歲紅一眼,拂袖而去,安德海的遺孀又如何,他才不會給九歲紅上位的機會,想一想真是恐怖,九歲就出來接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