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新武軍打預防針(1 / 3)

翌日一早,李國樓被劉銘傳臭罵一通,劉銘傳像訓灰孫子一樣,把李國樓的老底全部罵了一個遍。李國樓第一次在劉銘傳麵前聽訓,吭都不敢吭一聲,要嚴守軍事機密,發毒誓不再喝酒,誓言把子女都捎上了。李國樓悔得腸子都青了,煽了自己兩耳光,就差沒跪在劉銘傳麵前了。

劉銘傳得理不饒人,展開台灣地圖,和李國樓商討進兵策略。他是老軍伍了,心思縝密,山地戰、攻堅戰、遊擊戰、騎兵作戰,都有經驗,連湘軍水師和太平軍水師在長江采石磯的大決戰也講得頭頭是道。劉銘傳的一千人馬,是準備在台灣海峽通航之後,從福建馬尾港登陸台灣,進駐台灣鎮的首府,即台灣府,那裏是軍事重鎮,但防衛稍許薄弱,但又不得不防,失去台灣鎮就會失去台灣少數民族的人心,那裏是大清政府和台灣各族番邦的文化交流中心。

此時台灣各族番邦,結成社團,以團結的姿態應對大清的軍事、文化入侵。天底下沒有哪個民族甘願受異族統治,台灣的各個少數民族也是和大清軍隊展開過武裝鬥爭,失敗者隻能接受漢文化的教育,漢文化璀璨而博大精深,說白了就是思想上奴役禁錮各民族獨立的想法,通過幾代人不歇的努力,少數民族就會甘願接受大清統治。

那些熟番就是心甘情願接受大清統治,就像俍人一樣,肯為大清皇帝賣命。而生番就不好說,既有獨立性,又向大清皇帝進貢。民族和國家對於那些生番是有很大的區別,生番絕不會為國家而戰,隻會為了本民族利益而戰。

李鴻章要武裝台灣的熟番,就是把接受大清統治的少數民族武裝起來,對生番則采取觀望的態度,若是直接武裝生番,要是來一個台灣少數民族大起義,大清豈不是自找罪受。所以由沈葆楨負責的台灣防務,既要防日本人的入侵,又要防範心懷叵測的台灣生番作亂。台灣少數民族是被異族武力征服的,台灣納入中華版圖,實際控製的朝代,是從康熙時代才建立各級地方政府,並派遣駐軍。

鄭成功從荷蘭人手裏奪取台灣,是建立一個獨立王國,是裂土封王,豈能和開疆辟土的中華民族英雄同日而語,收複台灣島的施琅才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李鴻章已經痛下決心,徹底根治台灣的生番問題,從福建沿海地區移民至台灣,讓漢人成為台灣島的主要民族,一勞永逸的解決人心向背問題,要把台灣建成大清第十四個行省。

劉銘傳問道:“李學政,你說日本人有這個膽量,攻打台灣府嗎?”

李國樓回道:“我不知道,要看日本能組建多少個兵團?師出有名嘛,先打殺死琉球漂民的排灣族,這樣才能聚攏日本國內的人心,亦能通過日本議會的表決。可惜駐守台灣的軍隊太少,才二千人馬,我們就算謀劃得再精細,也不能守住這麼大的台灣海防線。劉總兵,你到了台灣要先守住戰略要地,台灣府若是真的守不住就撤退吧,安平古堡不容有失,隻要我們守住澎湖鹿耳港、台灣基隆港和安平古堡,我們就立於不敗之地,以後就能展開戰略反攻。台灣守軍才這點人馬,你千萬不要衝動,守住戰略要地,比收複失地重要得多,玉石俱焚的戰鬥一次也不要打。若是台灣鎮總兵劉明燈頭腦發熱就麻煩了,這個人打仗怎麼樣?”

劉銘傳捋須,思索片刻,說道:“劉明燈鹹豐丁巳年武舉,科班出身,是左宗棠楚軍的一員猛將,在江西打敗太平軍石達開所部,之後步步高升,打仗還行吧。不過這種人沒有現代化國防意識,思想上不能和我比,傅相大人讓我去台灣,我怕一山不容二虎。”

李國樓忿然道:“劉鎮台,你眼裏隻有一個傅相大人,簡直是個土匪。”

劉銘傳嘿嘿一笑道:“李學政,別拾人牙慧,這句話我老繭也聽出來了。你有你的靠山,我有我的靠山,大家半斤八兩。”

李國樓睥睨一眼,說道:“萬幸傅相大人是大清忠臣,你還是太平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