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貨幣改製的後患(2 / 3)

大清官場有一種奇怪的現象,那就是能上能下,官位是大家輪流坐,並不是升上去就下不來,高官任期滿了,會至地方擔任地方官,降級也肯當官,不會因此感覺丟臉。因為大家都是這樣能屈能伸,當然先決條件,便是年富力強,還沒到致仕的年齡。

薛福成沒到這份上,他是從三品道台官位上被人參革下來,原因是治水不利,引起長江多出決堤,辜負了聖恩。如今是交了贖罪銀子七萬兩,官降五級,變回從六品候補官,等待東山再起的機會。

薛福成搖頭苦笑道:“不瞞諸位,我算過命,我這個人隻能靠嘴吃飯,一坐上實缺就鬧心,這不,連自己開的兩家當鋪都給河水衝掉了,錢莊也發生擠兌。官場對我來說太危險了,不想再呆在官場,想幹些事實。李國樓,聽說你要開保險公司,這是用嘴吹出來的行業,我出一部分銀股,讓我替你看著吧。”

李國樓還沒張口,丁日昌一拍案幾,罵道:“臭小子,我兒子差事還沒著落,你倒是毛遂自薦起來,信不信我把你們的保險業毀掉。天底下最不靠譜的事業,就是保險業。”

薛福成官場老油子,早就和丁日昌熟稔,他是沒功名的人,全靠一張嘴,能在李鴻章手下混出名堂,屬於百裏挑一。瞥眼道:“丁小鬼,你再插嘴,別怪我翻臉不認人,你兒子的事我不管了。就算傅相大人幫你一把,將來你兒子還是要飯的命。”

丁惠衡做過鹽道引批驗官,但太喜歡逛妓院,弄得名聲太臭,起因是和曾國荃手下一名軍官爭花魁,把事情鬧得太大,把人家的花轎給搶了。那還是湘軍攻打太平軍的時候,朝廷當然胳膊往軍隊拐,丁惠衡就此倒黴,官位一擼到底,直至今日還沒撈到實缺,原因是兩宮皇太後認為丁惠衡有失大清官員的體統,不給丁惠衡官場複起的機會。丁惠衡是丁日昌的獨子,就算兒子爛泥扶不上牆,作為老爸丁日昌厚著臉皮去求李鴻章。

但是李鴻章這個人做事還是很有原則,用人為私,從他幕府裏走出的高官不計其數。但李鴻章用有才之人,隻有大才之人,他才會認作義子,或者是門生。丁惠衡這種品性,根本不入李鴻章的法眼,直接拒絕了丁日昌的請求。說李鴻章貪汙其實是看錯他的秉性,他其實和李國樓一樣,把家族企業積累的資金,全部用在洋務運動之上。北洋水師是頭吞噬國庫銀子的怪獸,整個就是無底洞,李鴻章不僅把直隸、兩江關稅的銀子用在買軍艦之上。自家的銀子不比李國樓出得少,他也自籌資金,一年至少花了一百萬兩銀子,海軍軍官至普魯士培訓,都是李鴻章自掏腰包。這還是明麵上有帳可查的數字,海軍軍官的養廉銀子,又是一筆不菲的數字,李鴻章為了海軍風氣不受不良習氣的侵濁,把海軍軍官的後勤生活管好了,所以世人才會說北洋水師是李鴻章的私兵。因為軍艦是用國庫銀子買來的,但練兵費用大都是李鴻章自己籌集來的,所以北洋水師從一開始就像李鴻章的私人部隊。

名義上北洋水師衙門歸醇親王奕譞管轄,但這支軍隊聽誰調遣?朝堂上下,一目了然。兩宮皇太後和同治皇帝非常信任李鴻章,把三萬淮軍當做八旗勁旅放在直隸地區,當做皇家親衛軍,京師外圍的軍隊由淮係將領指揮。

丁日昌雖說喜歡開玩笑,但家和國的輕重還是分得出,在李鴻章麵前裝可憐,沒得到同情。如今聽到有一條康莊大道,立刻改弦更張,替薛福成斟茶,笑盈盈的說:“薛老弟,放心吧。隻要你做保險業,這福建、廣東江裏、河裏、海裏的官船都向你買保險。不過船沉了,你可要照單全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