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樓好不容易喘口氣,看著花容失色的兩個洋婆子,色心已起,淫兮兮的低聲道:“今晚我要大戰八國聯軍,讓真由子打頭陣。”
“嚶嚶嚶嚶!”如泣如訴的妙曼歌喉響起,兩位洋婆子哪肯讓東洋婆子打頭陣,直接在馬車裏把李國樓幹翻在地毯上。
馬車駛向夾道街,三人在車上打情罵俏,早已忘記洋人給國人帶來的國恥。大清依然要韜光養略,而他們依舊要享受生活,戰爭遙不可及,多姿多彩的生活積澱彼此的感情。
陳香芳懷裏抱著大兒子李運龍,身後跟隨一幫打扮成滿人貴婦的嬌滴滴娘子,翹首以盼李國樓回家。
李國樓事業上獲得巨大的成功,官場上步步高升,才讓這些野心勃勃的女人團結在他身邊。奶奶們洋溢著幸福的表情,對於李國樓娶十四夫人杜娥娘,並沒有嫉妒,反而感到無上光榮。皇太後慈禧娘娘親筆題寫的福字,高懸在正房中間,賀禮從門廊一直堆放至內宅裏,忙碌的奴仆喜氣洋洋。
夾道街的李府燈火輝煌,張燈結彩,門楣上高掛紅色的綢緞,李府即將迎來十四夫人杜娥娘。李國樓這次娶親頗為高調,這是同治皇帝欽賜的婚事,他要大宴文武百官,光酒席就要擺三天。
“老爺好!奶奶吉祥!”門口數十位奴仆屈膝,迎接李國樓回府。
嘴上說勤儉持家的李國樓,府裏忙碌的人群超過百人,加上站崗放哨的家丁,李府常駐人口就超過二百人,還不包括外圍打雜的臨時工。大富之家等級森嚴,奴仆看見主子走過,俱都畢恭畢敬的站在回廊兩側,連頭也不敢抬。
李國樓府裏已經沒幾個老人,那些對李國樓忠心耿耿的仆人,早已放出府裏做李氏集團的管理者,甚至為官的也有。隻有幾個年紀大的奴仆,依然住在府裏,他們不需要低三下四做人,看見李國樓還湊上來打招呼。
“老爺,這是什麼玩意,好重啊!”外府總管魏壯勇搶步上前,提馬車上的行李,即英國公使威妥瑪送的兩匹高檔花布。
“魏總管,別顯能了,年紀大了,就扛一匹花布。”李國樓做派一如既往,對人很有禮貌,就算是仆人,他也脫帽致敬。
一聽花布,原本整齊的隊伍變得淩亂不堪,眾奶奶上前撫摸洋布,眼神掃向耶利亞、謝麗雅,想知道兩位洋婆子得了什麼好處?
女人就是這副德行,李國樓一如既往的獨自離開,還是書房裏清淨一些。
李國樓回京之後,想了解府裏的情況,這麼多奴仆、家丁、以及別院裏的賬房先生,每天都在幹些什麼?他想了解陳香芳、甄玉環是怎麼管理這個家的,可是眾奶奶勸他不要為家事操勞,府裏的生活瑣事,老爺是不應該管的。耶利亞甚至搬出英國貴族的案例,說西方上等貴族每天無所事事,隻看重一頓豐盛的晚餐。
李國樓在家無官一身輕,連每月李府的開銷也不知道,終於嚐到做皇帝的滋味,身邊人的利益不能觸及,女人掌握之後,花錢如流水。他娶一位十四夫人,好像府裏在過大年,每個仆人、家丁都換了新衣,那些女仆頭上還插著珠釵,一瞧便知二夫人謝秀珠“大賞三軍”。
李國樓提拔那巴子上位,那巴子還會向他彙報工作。而他把經濟財政大權下放給幾位夫人之後,她們死抓著權力不放,更不向他彙報工作。李國樓隻能從幾名賬房先生那裏,了解一些府裏的財政支出。李國樓後悔萬分,難怪書上說女人當政會誤國誤民,金玉良言他不聽,惡果現世報,奶奶們床上還會講平均主義,錢財上誰掌權,誰就是貪汙分子。
李國樓搞經濟,黑道、白道、商道、官道,甚至陰曹地府都替他送錢,家裏的夫人們還算和睦,以後怎麼辦?還是按規矩來,崗位輪換製度,也不失為妙招。
“小樓,幹嘛不點燈啊。” 吳佩佩英姿颯爽走進書房,已經換了一套衣服,在外府奶奶們都滿人貴婦打扮,回到內府奶奶們都喜歡穿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