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難!小菜一碟,明天我就去天津。”耶利亞沒看出甄玉環的險惡用心,毫不猶豫的接受任務,把禍害廣東富商的重任扛在肩上。
丁日昌人稱丁鬼奴,可不是一個善類,翌年初在廣東福建嚴厲打擊偷稅漏稅,又衍生出數樁人命官事,掀起打黑大案,史稱《廣東十三行案》。這件案子牽涉甚廣,十五個人人頭落地,九家世家大族就此倒台,家產充公。充軍發配的人有四百多人,被官府賣身為奴的人亦有二百多人。所有的一切,隻因丁日昌要籌建南洋水師。說到底就是錢作怪,被丁日昌抓到把柄,使出正義的大清律法力量。在這件案子之中,李國樓隻是起到煽風點火的作用,其實有他沒他出主意,被現狀逼急了的丁日昌都會這麼來一手。
但丁日昌不是這麼說,直接把請進來銀行總經理黃有聲的提案記錄在案,讓人知曉《廣東十三行案》起因從哪裏來的?亦讓人把批判的矛頭指向黃有聲。奸商黃有聲為了揚名立萬,無所不用其極,人格被世人詬病,黃有聲的奮鬥史到背叛胡雪岩的發家史,炒得沸沸揚揚。原本想通過請進來銀行重新做人的黃有聲,永遠和奸商劃上等號。
至於花了一百萬兩銀子資助南洋水師的李國樓,隔岸觀火,從頭至尾沒有發過言,為人處世更加低調。李國樓愛國的名聲更甚,那些文人就算看懂這件事的前因後果,也不敢把髒水往民族英雄身上潑。
會議在祥和的氛圍中繼續,廣東商人的生死,沒人放在心上,謝芸芳舉手發言:“小樓,你說我們家的那些蛀蟲該怎麼辦呢?我統計了一下,嚇得死人,不幹活拿銀子的人超過千人,馬上要超過二千人了。這還是有資料可查,其他地方上的不明開銷,很大一塊也是養廢物,大致是賬麵上的一倍,我看我們家養著四千多廢物。”
“啊!有這麼多人拿錢不幹活?”陳香芳大吃一驚,有些不敢相信,四千人在白吃他們家的糧。
李國樓同樣吃驚,不是他不知道此事,而是增長的速度太快了,超出他的預料。有些人是體製上要養的滿人廢柴,有些人是靠關係進來的關係戶,有些人是原有企業留下來之後又用不著,隻能養著,甩也甩不掉。至於吃空額的人,現在還沒有,李氏企業不允許吃空額。
“小樓,要不要給他們一筆錢,把這些廢物遣散出去?”謝秀珠想花錢買平安,把李氏企業裏的廢物,驅逐出去。
李國樓站在客廳門口,看著淅淅瀝瀝的雨珠落下,冷風吹拂在他緊鎖眉宇的額頭,很長時間沒有說話。
李國樓轉過身形,緩緩道來:“二夫人,你的主意我考慮過了,不能這麼幹。龍生九子,個個不同。一個家庭同樣如此,有聰明上進的小孩,有刻苦求學的小孩,還有傻兒、癡兒,最多的是懶蟲。我們為人父母難道會讓懶蟲餓死?傻兒、癡兒反而受到父母更多的照顧。一個家庭如此,一個企業同樣如此,我們要為社會做出貢獻,就有責任替國家養這群廢物。我們不養推給社會,社會又把這群人推給誰呢?
當然我們可以許以高額誘餌,同意離開李氏企業的人,大可以出去闖一闖,若是不成功,允許他們吃回頭草,雙向選擇讓人有回旋的餘地,不把人逼急了。
明朝的掘墓人李自成就是最好的例證,他過去就是一名驛卒,拿著大明的俸祿,吃著大鍋飯。可一道飭令關閉驛站,把李自成的飯碗砸了,便恨上大明王朝,連吃飯都成問題,就此走上造反的不歸路。所以民族振興、民族自強的背後,辛酸苦辣我們都要嚐。以後就算有四十萬廢物的包袱,我們也要背,不這麼幹,這四十萬廢物就會成為大清的掘墓人,第一個就要我們去死,把我們含辛茹苦建立起來的工業設施砸爛,搗毀我們的商鋪、銀行。因為就是因為生產力提高,才讓他們變成廢物。這些廢物還會說還是過去農耕社會好,與世無爭,他們要過康乾盛世的生活,男耕女織是多麼和諧的社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