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門銅炮一起怒吼,連續不斷的炮彈傾瀉至山坡上,清軍用炮彈組成一道封鎖線,把敵人分割成兩部分,炮彈像長了眼睛,落入敵人陣營,血肉之軀被炸得四分五裂。炮彈的轟鳴聲比清軍的喊殺聲更加恐怖,讓起義軍戰士心生怯意,已經沒有起義軍戰士往山坡上爬。
山坡上肉搏戰的敵我雙方心態完全不一樣,起義軍陣腳大亂,原本想以人海戰術贏得勝利的雷恒,內心交織著後悔、懊惱,不該招惹的李字營,這下起義軍進退維穀,李國樓的炮兵戰術多種多樣。他已經沒有戰鬥下去的決心。看著硝煙彌漫的戰場,雷恒又下不了決心,戰事勝負未分,現在一退就敗了,他的家底要敗光了。
雷恒刹那間的猶豫,耳聽炮聲不斷,失去冷靜的判斷能力,還想和李字營拚消耗,等炮管熱了,敵人就會停止炮擊。但他沒考慮到數十門銅炮已經擺在高坡頂上,敵人是瞄準炮擊,挨炸的起義軍戰士在山坡下麵煎熬的滋味,隨時會扛不住,二千多名起義軍戰士有奔潰的跡象。
雷恒心腸堅如鐵石,趴在草地上,下達命令,讓隊伍分散開來,躲避清軍的炮火襲擊。山坡上勇士肉搏戰的慘烈,讓他有戰鬥到底的決心和勇氣。
銅炮裝填炮彈為前置式,射速很快,射程最多二三百米,一百米之內炮兵可以指哪打哪。炮兵觀測手不用炮鏡,左手大拇指放在眼前,用眼睛估算敵人距離,旋柄調整炮管的角度,而後炮手點燃引信用,一顆四斤多重的炮彈飛出炮膛,躥入敵人陣營。
轟!轟!轟!轟!
銅炮的威力比不上榴彈炮,但勝在輕便,隨時可以拉出來打仗,不受環境的製約,兩名戰士就能拎起一門銅炮。現在李字營的銅炮源源不斷的抬上高坡,已有五十門之多,五十門銅炮一起開炮,那威力足以把人炸成碎肉。炮彈組成的封鎖線變得那麼恐怖,離山坡二百米之內,升騰起一團團煙霧,炮火熊熊肆虐生靈。
更加讓起義軍膽寒的是高坡上紅旗越來越多,仰頭望去,李字戰旗迫近,李字營官兵趁著肉搏戰的氣勢,直接衝下山坡了。山坡上不斷露出身影,壓迫過來,看上去千軍萬馬殺過來了。
起義軍膽怯了,伍長、隊官、哨官率先調轉身形向後逃竄,四周都是丘陵地帶,隻要脫離李字營的攻擊範圍,就能逃出生天。雷恒的隊伍早已變成土匪,打不過就跑,這是流竄土匪的經驗之談。
戰場上群體效應體現得淋漓盡致,隻要有人逃跑,整個戰場就像捅了馬蜂窩,全亂套了。隊伍馬上就不成建製,原本趴在草地上,忍受炮火煎熬的起義軍戰士拔腿就跑,終於暴露起義軍的本來麵目,流寇的三板斧子成不了氣候。二千多名起義軍戰士看見血腥的肉搏戰,失去戰鬥下去的勇氣。
戰機稍縱即逝,看見敵人逃跑,把後背留給自己,在戰場上的李字營官兵像打了雞血,鼓足勇氣衝鋒,個個不要命的殺向亂軍之中。迎矢而上方顯大丈夫本色,衝鋒號響徹整個陣地。
“殺殺殺殺!”
陣地裏的戰士全部衝出陣地,漫山遍野的紅旗在晨風中風揚,李字營官兵排山倒海的衝殺。
李國樓揮動手槍,衝上高坡,激動得無以言表,俯瞰整個戰場,追擊戰就是痛打落水狗,他用一千人打敗了二千多敵人的主力。
而且這些李字營的戰士,六成以上是一個多月的新兵。這些從延安地區招募來的新兵,成分很雜,有些是強行抓來的村民,有些是戰場上歸順的投降派,有些是高字營的老兵,這麼短時間就在李字營的良好氛圍中轉變思想,成為敢打敢拚的勇士,新武堂的思想教育居功至偉,軍隊以老帶新的優良傳統要持之以恒的繼承下去。
李國樓看著戰爭場麵,他隻需站在紅旗下,追擊戰不需要他的指揮,每一麵李字戰旗就是指揮官,李字戰旗迎風向前,就有李字營官兵跟隨。戰況打成這樣,已經沒有懸念,勝利的天枰向他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