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未暴露的思想(3 / 3)

作為大清軍人肩負保衛國家領土完整的神聖使命,鎮壓被洋人收買的造反派,收複被洋人擄掠去的租界,開疆辟土才是大丈夫所為。李國樓在上述幾點上,占據得道多助的一方,對失道寡助的敵人大加鞭撻,痛斥造反派的各種罪惡行徑。

大清罄竹難書的血淚史,忍辱負重的苟且偷生,像勾踐一樣喪權辱國,都是為了將來十倍、百倍奉還給八國聯軍,每一名戰士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新戰士拋頭顱灑熱血,願意為李字軍旗赴湯蹈火。

至於造反派提出的的政治主張,既“驅除韃虜,恢複中華!”

對於這一點具有先進步思想的政治主張,李國樓也不能正麵駁斥。隻能以各個民族大團結為借口,搪塞過去。

李國樓內心對滿清政權也有諸多不滿,為何不能把滿族融入至漢族裏呢?唐朝的李氏,其實是鮮卑人,但打下的江山屬於漢人,李氏也以漢人自居,大唐是漢民族的驕傲。甚至秦國過去也是蠻夷,與中原文化格格不入,但秦始皇統一七國,誰沒說秦國入侵中原。這兩個王朝都被漢人認可了,成為華夏民族的曆史。隋朝、五代十國時一些國家,都有異族血統,但都被編入漢人的正史。

滿清政權為何死抱著祖宗規矩不肯放棄?硬要弄個八旗製度強加在政權之上,不倫不類的玩意,早該扔到曆史的垃圾堆裏。

大多數滿人早已不會說滿語,更不會書寫滿文。滿人找工作有優先權,大清府衙好多肥缺隻錄取滿人,滿人尚有高人一等的特權,所以滿人還是以做滿人為榮。一個少數民族不肯拋棄既得利益,淩駕於其他民族之上,這才造成社會動蕩,也讓漢人對滿人離心離德,不想臣服在滿人的統治之下做二等臣民。

但是八旗軍隊喪失的軍事能力,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廣大的軍隊基層已被漢人占據,大清實質上是靠漢人軍隊保衛疆土,一個少數民族政府,隻能依靠忠君愛國思想約束廣大的漢軍以及治下的百姓,希望大清子民像關公一樣忠義,一輩子隻認一個主公。在西方源源不斷的新思想、新文化衝擊下,關公的忠義思想必將打破,漢人的覺醒是遲早的事。

把滿清皇帝供起來,順便把一批食古不化、屍位素餐的滿清貴族塞入參議院,學習大英帝國的參眾議會製度,是他追求的目標,也是他認為大清改製最理想的結局。李國樓有著反動思想,但此刻還沒有暴露出來,隻是淡化造反派的政治主張,等到權勢滔天時,他也要提出“驅除韃虜,恢複中華!”

先進的思想與時俱進,不想被曆史拋棄,就要學會順應民心,李國樓不是大清的死忠奴才,善變的人哪會認一個主子,李國樓師出多門,具有多種經營理念,在朝堂上左右逢源,任憑哪派得勢,他都有共同語言,和平共處,與狼共舞,以小規模的改良,來欺騙大眾的視線。

野心勃勃的李國樓等待天意不可違的那一刻,他不僅要有錢,以及文官的權力,還要有武官的軍權。門徒不僅有黑社會分子,還要有槍杆子。這樣才能不看其他人臉色行事,不需要花錢收買貪得無厭的武將。李字營、新武堂是他插手軍隊的開端,等到七年之後李鴻章不做直隸總督了,他就看中直隸總督這個寶座了,實權加實力,才能在大清混得風生水起。

李國樓搖了搖頭,拋開亂七八糟的思路,把精力集中在打仗上。如今他身邊的戰士,以老帶新,那些跟隨他半年的長夫,已經是李字營的老兵,已能獨當一麵。一支能打能拚的軍隊初具雛形,依靠這些有著愛國主義精神泥腿子,打敗另一幫黑社會泥腿子。

槍聲驀地響徹夜空,躲在洛大村的起義軍出動了,夜色下的村東口,交織在一陣陣手榴彈的轟鳴中,劇烈的響聲,大地為之顫抖,恐怖的夜戰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