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樓但說無妨,本帥知道你心思縝密,舉一反三的本領,天底下無出其右。”左宗棠給李國樓戴一頂高帽子,反正拿來主義是文人的通病,三個臭皮匠的主意,略加修飾,便成為諸葛亮的高見。
李國樓沒辦法,他在大西北作戰,無調兵職權,隻能把好主意拿出來,給大家分享,順便得到一個高級參讚的頭銜。順勢拱手道:“左大帥,那下官就不客氣了。下官以為雷恒所部不足為慮,這是一股沒成氣候的流寇,隻要不給雷恒喘息的機會,沒有根據地的流寇,在我軍四麵包圍,緩進急功的策略下,很快就會被消滅,依照正常的情況看,不出大的紕漏,雷恒所部熬不到秋季。”
李國樓停頓不語,抬頭看向左宗棠,窺探左宗棠的表情,這也是為官之道,學會順著長官的喜好說話,若是長官不喜,便見風使舵,轉移話題,甚至反過來說。若是長官喜歡聽,他就接著說下去。看見左宗棠神色不動,看來他的話沒有打動左宗棠。
李國樓眼珠子一轉,轉而道:“左大帥,下官認為隻要不讓雷恒所部跳出包圍圈,哥老會餘孽翻不了天,坐以待斃是雷恒的結局。反而是金積堡的馬化龍,恕下官唐突,如今兩麵圍攻金積堡雖然占得先機,劉鬆山勝利攻占同心城、吳忠堡,但離打敗馬化龍還為時尚早,按照既定策略,打到明年也不見得能分出勝負,時間拖久了,西寧的馬壽率必定渡過黃河來支援馬化龍,下官認為攻打金積堡的策略要做調整。”
李國樓賣了一個關子,指出左宗棠兩麵圍攻金積堡不足之處,說到關鍵的地方,就不說了。
左宗棠深知文人的脾性,越有才能的人,越是桀驁不馴,他就是這樣的人,聽見李國樓有高見,心裏怪癢癢的,順手取出暗格裏金積堡的地圖,攤在案幾上,虛心求教:“國樓,你說說看,兩麵圍攻金積堡,還有什麼不足之處。”
李國樓的虛榮心極度膨脹,不敢暴露內心的想法,娓娓道來:“我軍采取步步為營的方針,以及攻心為上的策略,相繼攻占了吳忠堡、同心城等金積堡北麵的堡寨。回軍傷亡甚眾,陳道勤的戰地起義對敵人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金積堡戰事進一步向我方有利發展。但由於戰線縮短,兵力相對集中,加之穆生華率領平涼回軍退至金積堡地區,敵人兵力有所增加,可用之兵超過八萬。回軍依托秦漢二渠,挖壕築牆,步兵憑牆防守,騎兵則主動出擊,忽東忽西,不斷襲擊我軍,給我軍以很大打擊。依下官愚見,再這樣打下去,我軍的傷亡要成倍往上翻,所以接下來我軍應該按照回軍的變化,而改變作戰方針。”
左宗棠睥睨道:“ 國樓,你倒是說說,怎麼改變,用官帽還是錢財收買?”
李國樓莞爾而笑道:“左大帥,你說的是小道,該用當然要用,但這些要靠人和,成不成功皆有天數。下官絕不靠別人,而是靠地理。左大帥,金積堡可是坐落在黃河邊上,沒有哪個兵法大家會坐視不見這條黃河!”
李國樓的手指指向那條母親河——黃河,他是個狠人,指出一條毒計,要用黃河之水,來淹沒金積堡地帶。
金積堡有兩個險要的地方:一是西麵的峽口,它既是黃河青銅峽口,也是秦漢二渠的渠口;一是東麵的永寧洞,它是山水溝通過秦渠涵洞的地方,秦漢二渠在此處會合,北流入黃河。峽口控製著進水口,永寧洞則控製著出水口,這兩個地方對金積堡的安危關係甚大。如今出水口永寧洞已經在劉鬆山湘軍控製範圍之內,李國樓沒有道明的話,便是劉鬆山湘軍所部不需要拚命攻打金積堡,隻需要占領這塊戰略要地,接下來清軍隻要奪取黃河青銅峽口,用黃河之水,把金積堡變成汪洋大海,讓敵人的所有城防工事變成一片沼澤。打不贏敵人,讓敵人的糧食爛掉,餓也要餓死金積堡的數十萬敵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