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左公柳的起源(2 / 3)

其中發生轟動世界的一件事,清軍抓住一名逃入山林十幾年,躲避戰亂的漢人男子,已經不會說人話,變成野人。清軍把這個人當成真的野人,向世人公布重大消息,還把照片刊登在上海申報上,最後被前來參觀的英國考古學家亨得利揭穿,讓人唏噓不已。

董誌縣城城長三百九十六丈,高二丈五尺,上寬一丈二尺,基厚二丈,城堞五百三十二枚,炮台十二座,城門四座。城防堅固耐久,看似固若金湯。

副帥徐占彪親臨戰場,戰場指揮官郭寶昌陪同觀測董誌縣城城防設施,這場戰役遲遲未打,一是希望馬正和能夠順應民心,歸順大清,清廷開出的條件比回民英雄崔偉還要優厚。二是清軍不敢輕率的開戰,而是做足戰前工作,在董誌縣城四周修築炮台,暗地裏開挖地道。

晨風之中,清軍將領站在工事裏,舉著望遠鏡觀察董誌縣城。清軍將領沿著坑道走了五千多米距離,縱橫交錯的坑道,像蜘蛛網一樣把整個董誌縣城包圍了。

這場戰役,可以說是收複董誌原的裏程碑戰役,占領董誌縣城對於清軍意義重大,積蓄力量的清軍等待爆發的那一刻。

清軍搭建的炮台比董誌縣城還要高二丈,而且是四個方向都有炮台,徐占彪要把這場戰役打出氣勢,不惜財力、物力、人力,要和董誌原的回軍決一死戰。

徐占彪正兒八經道:“馬正和就像糞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他想讓我們在董誌縣城栽一個大跟頭,好讓金積堡的叛軍贏得喘息的機會,這是癡人做夢。傷亡人數一定要控製下來,不然就是隻有苦勞,沒有功勞。郭總指揮,我給你這麼長時間準備,就是要求你把這場戰役打好,你是怎麼準備的?”

郭寶昌清了清嗓子,說道:“徐副帥,這場戰役我準備一個多月了,首先是以炮戰,摧毀敵人一個個火力點,每天尋找城裏的目標,把每一個有價值的目標都標注出來,等著雷霆一擊的那一刻。其次我還是攻心為上,射入城裏上萬封勸降信。號召守城的回軍官兵,爬城頭向我軍投降,帶槍投降的回軍賞銀二十兩銀子,這一個多月絡續有一百七十七名回軍戰士,向我軍投降了。不過馬正和采取相應措施,防止回軍爬城頭下來,這些天已經沒有人投降了。還有我讓回民每天從早到晚,向城頭上喊話,至於效果怎麼樣?鬼才知道。”

李國樓插話道:“郭總指揮,這一招沒打仗時有用,可以感召人心。一見血就沒什麼用,雙方刺刀見紅,變成兩隻蟈蟈,輸就是死。”

郭寶昌哈哈一笑道:“李長官,反正就是耗時間,讓戰士們窮開心。我不是在修棧道嗎?馬上讓董誌縣城從地圖上抹去。”

李國樓長歎一口氣道:“郭總指揮,你剛抹去,就要重修縣城。我的意見最多兩道城牆,別四處開花,浪費人力物力不說,也讓接下來的安撫工作難上加難啊。”

“狗屁!我們戰士生命不重要嗎?地方建設關我們什麼事?郭總指揮別聽李長官的話,給我狠狠打,對待糞坑裏的石頭,隻有砸碎一條絕路。李長官,我越來越看你不順眼,黃道員從來不說這種迂腐的話。”徐占彪氣急敗壞,臭罵李國樓幾句,少破壞就要多死人,用人命開辟勝利之路,已經讓他飽受朝廷的責備,這一次他改弦更張,重用八麵玲瓏的郭寶昌,就是要一改過去拚消耗的戰法。沒想到李國樓又在旁邊唧唧歪歪,就是討人嫌。

李國樓識趣的閉嘴,文人的嘴說起來一朵花,操作起來顧此失彼,哪有盡善盡美之事,隻是他一廂情願看見的一幕。

“是!徐副帥。既然讓我當了這個總指揮,我就是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不會聽麻雀亂喳喳。對於城裏的一些古建築,到時能夠保留,我會盡力而為的。徐副帥,我通過自己的渠道搞來兩門克虜伯大炮,我帶你去看看。”郭寶昌挑遜的瞪眼李國樓,條條大路通羅馬,他也有能耐搞到重裝軍用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