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向上進攻,非常緩慢,不斷有清軍戰士倒下,背負土袋子的長夫,疊在一起倒斃在山坡上。生命就在這山坡上消失,每向上攀登一步,都會有生命的付出。手榴彈橫飛,回軍的手榴彈像長了眼睛,從工事裏扔下。回軍占盡優勢,興奮的看著清軍被他們打得落花流水,屍橫遍野。
但這就是意誌品質的考驗,身處劣勢的清軍,還是把一個個土袋子疊加起來,向上延伸,向上延伸,不斷的向上延伸,一點點靠近回軍的火力點。殺紅眼的清軍終於投出手裏的手榴彈,讓回軍也嚐嚐屁股開花的滋味。
硝煙彌漫的山坡上,每一小塊地方,展開生死攻防戰,清軍戰士沒有退路,後退一步也是死。衝上去死了就是英雄,家裏人就能過上好日子。看著身邊的戰友倒下,那種義無反顧的心態,早已不顧自身的安危。繼續冒死攀爬,開槍回擊。伍長在他們身邊,隊長就倒斃在前麵,哨長也戰死了,但還有清軍舉起戰旗,那麵高字大旗永遠不能倒,義無反顧的向前。
一個小坡地被清軍占領,一麵高字大旗插上去了,立刻二名炮手扛著銅炮上來了,身後還有兩名炮手扛著炮藥箱。很快清軍的銅炮發揮了威力,一個據點被火炮擊中。轟隆隆的巨響,隨後冒起濃煙,回軍的彈藥爆炸了。
“衝啊!”一名清軍的隊長,揮動手裏大刀,乘著濃煙衝進了回軍的戰壕,血腥的肉搏戰開始了。
“衝啊!”忘記害怕的清軍戰士,一窩蜂的殺入回軍的戰壕,為死去的戰友報仇,為了祖國統一,為了高字旗飄揚在這塊無名高地上。
他們在為祖國而戰,在為祖國統一而戰,每一片土地都浸滿了這些戰士的鮮血,大刀是武器,石塊是武器,鋒利的牙齒也是武器,血腥的肉搏戰,上演最殘忍的殺戮。回人和漢人抱在一起死,拉響身上最後一顆手榴彈。慘烈的一幕,慘不忍睹,到底誰是正義的一方,自有天在看。
一道戰壕隻是戰場的一個點,無關整個戰局,寬闊的戰場上硝煙彌漫,無數英豪撲向回軍的戰壕,他們用血肉之軀,鑄就一個民族的輝煌。隻因這個民族姓“滿”,而被後人羞於提起。但若不是他們飛蛾撲火般迎向死亡,這個民族姓“回”了。
大西北有三十萬回軍在作戰,一場轟轟烈烈的民族起義,如火如荼,得到俄國人的大力扶持,回軍的武器彈藥,有很大一部分是俄國人支援的。若不是大清出賣國家利益,把西方列強收買了,這場戰役會更加艱難。戰爭是卑劣的,回民和大清都出賣國家利益,傷害民族尊嚴。幸好此時西方列強比俄國人強勢,還搞了一個《萬國公約》來互相製約,所以俄國人不敢明目張膽的幹預大清的內政。
回軍堅韌不拔,繼續堅守陣地,清軍鍥而不舍,一點點蠶食回軍的陣地,雙方你來我往在一座座山坡上纏鬥。
炮聲隆隆,清軍的火炮從早到晚沒有停歇過,有些陣地上出現了榴彈炮的身影。那呼嘯而過的嘯聲,是那麼振奮人心,看著那道霹靂火,清軍戰士更加瘋狂的進攻。彌漫在山坡上的那股硝煙味,對於清軍來講,就是一股芳草地的清香。
製高點對於清軍來說,就是炮兵陣地,奪取有戰略價值的一塊無名高地,需要付出沉重的代價,但隻要有價值,清軍戰士便奮不顧身的撲向一個新的高坡。
回軍的火炮時斷時歇,每失去一塊陣地,回軍的火炮就軟弱一分。
整個彭原山遍地開花,沉浸在硝煙彌漫之中,勇陽府城中的回軍站在城牆上,依稀能看見彭原山上的戰鬥。隻要看見高字大旗,插上一座山崗,就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回軍戰士雙眼冒火,想要和清軍決一死戰。可回軍早就把城門堵死了,隻能眼睜睜看著同胞兄弟,浴血奮戰,而他們隻能坐等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