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3 / 3)

李國樓對於彭原山地貌有大致的了解,插話道:“荀喜,別嫌煩,一座座炮台修起來,脾氣改一點,你一急躁,修不好炮台,就要多死幾十名戰士,甚至上百條生命,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又道:“高連升,我支援你一千顆手榴彈,這玩意回子沒嚐過,保叫回子嚐了哇哇叫。”

聽見李國樓說到洋玩意上了,荀喜愛理不理的說:“什麼呀,我一點也聽不懂,羅馬在哪裏,還要我去修炮台。”

他就是這脾氣,有些本事便目空一切,以為別人都是滿人的家奴。若不是遇見李國樓,永遠在軍隊底層呆著,但戰爭改變了他的命運,有本事的滿人,善於用兵的滿人軍官越囂張升職越快。滿人荀喜立下戰功,徐占彪給皇上的折子,當然會提一下,現在荀喜的名字也被同治皇帝寫下來,專門放在目錄裏,就擺在養心殿的案幾上。

“李國樓,別這麼小氣,我可是做敢死隊,翻個倍也不為過,不夠再問你借。”高連升可不像荀喜不懂官場禮儀,漢人在滿人政府裏為官,都懂得低三下四做人,聽見李國樓支援他新式手榴彈,當然高興嘍。

上一次轟塌荔家堡高大的城牆,就是新式火藥的威力,這新式手榴彈個頭小,威力卻更大,扔得更遠,回軍還從沒有嚐過新式手榴彈的厲害。不要小看手榴彈,很多時候清軍就是依靠炸藥包和手榴彈殺出一條血路,攻城戰拚到關鍵時刻,就是敢死隊員扛著炸藥包,衝入敵人的陣營。

此時各種長槍都是一顆顆子彈壓上膛射擊,射速偏慢,子彈命中率差,後坐力很大,子彈出膛時槍管容易跑偏。清軍的整體水平,大致是三十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這還是野外打仗,有工事依托的話,那就沒底了。聽上去很低,但在東方已經是最強大的一支陸軍。

西方軍事強國比清軍強許多,至少翻清軍一倍。這不是靠打仗練出來的,而是靠平時訓練出來的整體水平。左宗棠練兵三個月,新兵就拉上戰場,他對於軍事技能並不看重,而是以軍法嚴酷見長,所以左宗棠的兵雖然能打能拚,但消耗很大,也讓朝廷背負沉重的包袱。但時間不等人,清廷隻能接受左宗棠這種練兵法則,依靠消耗戰來贏得勝利,而且大加推廣。

回軍很勇敢,他們是家鄉保衛戰,清軍屬於入侵者。雖然武器落後,人員不整,但很多時候回軍都戰鬥到生命最後一刻,玉石俱焚的壯烈場麵,不勝枚舉。相對來說,漢兵比八旗子弟兵便宜四五倍,這也造成大西北的軍隊以漢人為主。

李國樓走得是另一條路,他想練出精兵強將,而且提升戰鬥力,但首先是文化素質製約了軍隊的戰術素養,炮兵和步兵協同作戰最能體現一支軍隊的整體水平。所以提升軍隊作戰能力,首先要提高軍官的整體水平,李國樓勇於冒險,把新武堂的學生拉到前線,通過實踐,在戰爭中磨練學員,以最快速度的把軍官的水平提上一個新的高度。

李國樓的目的,左宗棠當然知道,也支持他的這個舉動,所以才會讓李字營這麼長時間留在前線。而李國樓知恩圖報,朝廷的軍用物資和各地的餉銀都源源不斷供給楚軍。大家相互利用,又相互幫村,沒有產生矛盾。

徐占彪聽見高連升提出“借!”這個詞,不由窺探李國樓表情,好似不為所動,財大氣粗的京城少爺。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人總要各奔東西,為各自的事業而操勞。乘著現在雙方的熱乎勁,他也要向李國樓借一筆錢,今晚和李國樓秉燭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