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回軍乞降(3 / 3)

李國樓看著這名死士,這就是不要命的主,來到敵營還能談笑風生,平添一份好感,隨口道:“嚴長工起來說話,告訴本官,上麵還有多少人?”

“這個······”嚴長工站起身,低著頭,兩隻眼睛骨溜溜亂轉,吞吞吐吐不肯說,最後想這樣不好,小心翼翼的說:“不到一千人,超過一個營的編製。李長官,這個不應我說,明天你就能看見了。”

“哦!我相信你,是名勇士。賞!”李國樓神色那麼從容,聲音那麼悅耳,好似珠璣在握的腔調。心裏卻在想還是漢人沒有骨氣,把投降當做三十六計來使,接下來就沒有這麼好的事了,勇陽府城必定是一場血戰。

嚴長工拿著郭寶昌的信函,上麵蓋著兩名長官的印簽和畫押,得到兩顆銀錠,樂顛顛的往山上走,一麵走一麵把兩顆銀錠舉得高高的,告訴上麵的守軍,好消息啊!

郭寶昌看著嚴長工走路好似在跳扭秧歌,心裏頗為不平,忿忿然罵道:“仙人板板的,造反還有好日子過了,我若是家底厚實,才不會放過這種背信棄義的小人。”

李國樓卻露出欣慰的笑容,摸著下巴,頷首道:“郭守備呀,若是打仗都是這樣就好了,可惜還是亡命徒居多。漢人狡猾之徒居多,回子一根筋的多。這場戰不知打到何年何月了?”

李國樓來前線才一個多月,已經感覺身心疲憊,毫無意義的戰爭,帶給人隻有心靈的創傷,國家還要借外債打仗,加重百姓的勞役和賦稅。民族仇恨因為這場戰爭,而深埋在心裏,這就是回亂帶給國人的記憶。回民搞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清起義,幸好新疆和陝甘地區的回人,並沒有勝利大會師,否則整個大西北就永遠脫離大清統治了。

“我是希望這麼打下去,越久越好。老子發大財,以後安南再打一回。”郭寶昌目露向往之色,亂世出英雄,他也想加官進爵,最好弄個伯爵當當。

“打仗也能賺錢,郭守備心裏很清楚是吧。若是在安南打仗替大清賺一筆錢,我也讚成打。若是隻為安南人民的獨立解放運動,弄一個天朝榮譽戰,這種打腫臉充胖子的仗,還是免了吧。民族運動,方興未艾,我們可不能被人當猴耍。”李國樓認為打仗也要賺錢,開疆辟土就是賺了,為了子孫後代,犧牲點人力、財力也是值得的。要不學習普法戰爭,讓法蘭西支付巨額戰爭賠款。清廷就是這麼被大英帝國整得死去活來,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誌,學習西方先進理念,包括靠打仗變得國富民強。

為榮譽這種虛的東西而戰,有意義嗎?嘴巴上說幾句好話,磕幾個頭,又不是真的兒子。在附屬國駐紮二千名大清軍隊,象征意義而已,沒有多大用處。其實這些附屬國,還是獨立國家,認一個名義上的君父,讓天朝自鳴得意罷了。

“你呀,就是官商的腔調,一股銅臭氣,臭不可聞,我們可是大清帝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哪能和藩屬小國談錢呢。教化是要靠傳承的,孔夫子沒教過你嗎?”郭寶昌表現正人君子的風采,泱泱大國就該花錢展示實力,讓各國來賀,學習大清文化,在文化上奴化周邊國家,讓附屬國依附於大清,以後就能真心實意歸化大清。

李國樓拚命搖頭,歎道:“老郭呀,不是我說你,時代不同了,沒有時間搞虛的玩意。人家把漢字都去除了,就是離心離德的體現。誰肯放棄既得利益,回人肯嗎,董誌原靠談判拿得回來嗎?你不要誤人子弟,以為天朝放一個屁,人家也會當香的。看看回人造反就知道了,人家骨子裏記仇著呢,教化一百年也沒用。隻有靠絕對的實力,還有就是人丁分布,這個就不能說,你知道該怎麼做。”

郭寶昌也在拚命的搖頭,他手下有回民,心知肚明的事,不說也在做了。轉身走向軍帳,一輪新的軍事會議,正等待著他們,新的問題出現,明天又將是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