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兀之間,翁同龢拔地而起,洪亮的嗓子喝道:“國樓啊,今兒別走了,和老夫一起到書房談談,我那裏有京畿地區的地圖,我們敞開心扉好生談談,接下來要從哪幾方麵入手。”
李國樓原本還有事,準備早上到總理府衙門去見恭親王,做出公事公辦的樣子,打探皇宮裏的內部消息,也是向恭親王表明態度,有宣誓效忠的目的。所以才大清早前來拜訪翁同龢,哪裏想到翁同龢竟然不讓他走了,他又不好說接下來他還有事,隻能硬著頭皮來到書房。暗自後悔,理應先去總理府衙門麵見恭親王,現在完蛋了,得罪一位恩師,恭親王會以為他是見利忘義的小人。
書房裏翁同龢取出京畿地區的軍事布防圖,讓李國樓看需要整編的六軍所處的位子。李國樓一看就膩味得慌,實話實說道:“翁校長啊,如今世界已經發生改變,這輿圖的畫法不是這樣的呀。這種地圖哪能行軍打仗,用這種地圖和八國聯軍打仗,他們的京畿地區的地貌情況也比我們自己清楚,我們在自己國家和外國入侵者打仗,這地利的優勢在人家那裏,翁校長你是知兵之人,這仗還怎麼打呢。”
翁同龢極為不滿,瞥眼道:“國樓,你怎麼知道洋人有我們京畿地區的地圖?”
“翁校長,這還要猜嗎?洋人傳教士跑到哪裏?就繪製哪裏的地圖。洋人從進入大清第一批人開始,就偷偷摸摸繪製我們大清疆域的地圖。多少年過去了,洋人哪裏的地圖沒有?而我們呢?還死抱著開國時期的測繪的土地。王八羔子,拿著這種地圖和洋人打仗,能打勝仗,我把眼珠子扣出來。”李國樓實在看不下去了,一張上百年的乾隆皇帝時期繪製的老地圖,翁同龢竟然當機密文件一樣保存。罵人的話脫口而出,有種想做甩手掌櫃的決心,李國樓沒法和翁同龢談到一塊去,這種自以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就是現實版的大清國的“趙括”。
翁同龢強忍住心頭的怒火,沒有訓斥李國樓,他還要李國樓出錢出力呢。光靠朝廷所撥的經費,又是虎頭蛇尾,事情做到一半就沒下文了。難得用討教的語氣,問道:“國樓,那你說該怎麼辦?”
李國樓急忙拱手道:“翁校長,學生把你當做自己的老師,隻有在你這裏敢發點小脾氣,請你大人不計小人怪。昨晚我麵見慶親王,肚子裏憋了一肚子氣。哎,誰叫校長是這麼隨和,讓我不小心暴露出做捕頭時的口頭禪。”
翁同龢直言不諱的說:“國樓,別找借口了,有屁快放,我聽著呢。”
李國樓一撩衣袖,歎道:“翁校長,還是我來吧。原本恭親王準備辦公派留學生,以後讓留學歸來的人,重新繪製大清國的地圖,可遠水解不了近渴。這次我到天津去,先招聘一些國外的老師,讓他們先在親民新風尚學校裏,教會我們國家的學生學會測繪精準的地圖方法。這種事情不難,有測量儀器,學會西方的算法,幾個月我們就能自己動手繪製全新的地圖。我看一年半時間,直隸地區的地圖就能重新繪製出來,到那時翁校長,你才能真正做到紙上談兵,像現在你知道一座山有多高嗎?幾個圓圈就代表一座山,不是讓洋鬼子看笑話嗎?”
“你說繪製就繪製啊!”翁同龢搶白了李國樓一句,繪製國家地圖,是要朝廷批準的大事,自己動手那是要被砍頭的。
李國樓已經知道翁同龢脾性,莞爾而笑道:“有翁校長這塊招牌在,這點小事還辦不下來。學生看來就是一句話。”
翁同龢沉凝片刻,覺得李國樓所說的這件事,倒是可以先做的事,培訓人才至少也要幾個月,再付之實施,又要很長時間,測量地圖非常艱辛,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差事。但再苦再累也要有人去做,這種沒有油水的差事,從來沒有人會上奏折,說要重新彙編大清帝國的疆域圖。隻有他克己奉公,敢為天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