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為了振興民族,我們是應該團結在一起,來,幹一杯!”榮祿不露聲色的接過暗語。他心裏的想法,其實是在向李鴻章學習,有了錢財,用在辦實業上。官商結合,無往而不利。和李國樓深交,是他準備投靠洋務派的一步暗棋。所謂左右逢源,見風使舵,榮祿在仕途上每走一步,都經過深思熟慮的。說到民族振興上麵,果然把李國樓打動了,場麵上李國樓不再裝作清高的文人騷客。
接下來李國樓也不客氣了,順杆爬的本事,他早就如臂使指,毫不害臊的說:“榮大人,你應該知道我家裏創辦了請進來銀行,我們這麼好的關係,幫我存點錢吧。”
榮祿也毫不客氣的問:“嗯,那你那裏有什麼優惠呢?”
大清在這個時期,客戶存在錢莊開戶還要一筆手續費,存款的利息是很低的,由《錢莊同業公會》監督。各地的錢莊、票號,甚至國外的銀行都遵循統一原則,互相競爭不能損害其他錢莊的利益。至於放貸就寬鬆許多,三分利息一個月的高利貸也有錢莊做,等同於黑社會的放貸。大清是農耕社會,通貨膨脹還沒有產生,很多東西幾十年物價不變。
“這個······”李國樓遇見精打細算的人了,朋友也要講利益,無奈道:“榮大人,行規是不能壞的,最多明年我送一份厚禮,大家心照不宣嘛。”
“咯咯咯咯,老哥開個玩笑,你別當真,趕明我親自去天津替你站台,先存50萬兩銀子,怎麼樣?夠朋友了吧。” 榮祿一雙丹鳳眼,眯成一條縫,細看李國樓,生意、金錢雙管齊下,一場普通的午餐,就讓兩個陌生的朝臣結為知己。
此時李國樓放開了,問道:“榮大人,可否告訴小弟,這皇上封我官職其他的官帽,我都明白了。萬壽山工程督辦這是幹什麼的呀?”
“啊······”榮祿手一抖,筷子掉在地上,滿臉驚訝的瞅著李國樓,看出李國樓真的不知道,怎麼有這麼傻的人,連萬壽山工程督辦是幹什麼也不知道?
小廝換過一雙筷子以後,榮祿開口道:“國樓,實話告訴你吧,你得到皇宮一個肥缺,萬壽山隻是圓明園的一處院子,其實就是圓明園重建工程。兩位太後娘娘即將撤去簾子,她們要住進圓明園,平時不住紫禁城,讓皇上獨掌權柄。內務府有專款撥給萬壽山工程,而太後娘娘也會把體己銀子墊進去的,一年總進項,我看不會少於250萬兩白銀,就算以後不再重建,光小修小補,維持用度,一年至少也要100萬白銀。這下你明白了嗎?”
“啊······”李國樓叫得比榮祿還響亮,天上果然有掉餡餅這種事,難怪榮祿會和他結交,他是有福之人啊。雁過撥毛的道理他豈能不懂,皇宮裏用度的規矩是三分真實,七分虛假。這裏麵有多少貓膩?明天他家將呈現從未有過的場景,死太監會排著隊來他家送禮來了,曆史能夠反著來,他竟然爬到太監頭頂上去了。
李國樓和榮祿分手告別,榮祿明天還要登門拜訪李國樓,送一份賀禮,恭喜他升官之喜,兩人在聚賢樓門口拱手告別。
李國樓坐在馬車上獨自拍手大笑,該和誰共享這份喜悅呢?嗯······慶親王奕劻這個人不能得罪,今晚就要上門拜訪。先送五萬兩白銀,請示一下慶親王,《清中大學》的工程專款分配問題,慶親王要幾成才會滿意?哎······以後結餘的工程款不夠的話,隻有他想辦法籌集。清中大學是民族新文化的搖籃,他這個首席學政,將會名垂青史。哎······為了民族振興,隻能把慶親王書寫成清廉愛國的大知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