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貧窮的同鄉學子(2 / 2)

\t李國樓和陳香芳一說話,就覺得這是個厲害女人,有自己的主張,還散發著迷人的女人味。他喜歡和聰明的女人呆在一起,隻有這種女人對他有幫助,他已經不覺得鄭玲玲是拖油瓶,他願意用一生嗬護這兩個女人,一個將是他的妻子,另一個將是他第一個女兒。李國樓要向家人裏攤牌,他的妻子理應由他自己來選。

\t李國樓、陳香芳正兒八經走在大街上,兩人看向前方,那裏就是安徽的同鄉會,那巴子縮著脖子站在“安徽同鄉會”的匾額下等著他們。

\t李國樓瞧見那巴子的猴急樣,大為不滿,撇一撇嘴,怒道:“幹嘛不進去等我們呢?”

\t那巴子嘿嘿樂道:“我不是怕你放我鷹嗎?你們現在變成一家子了,把我甩在這裏吹西北風,對得起我這個媒人嗎?”

\t陳香芳跨前一步,嬌叱道:“那巴子,在別人的地盤上,給我正經點。”

\t李國樓說道:“那巴子,你變了,變得眼高手低,一件事還沒成呢,就想一步登天。待會兒我要好好說說你,做好的計劃不能隨便改動,等有底蘊了才能想下一步做什麼。”

\t那巴子白眼陳香芳,心裏藏有陰影。被李國樓教訓一通,卻不敢反駁,誰叫他做的事,沒有人讚成,沒有底蘊,暴露出無知無畏的弱點。他沒有想到的是,李國樓嘴巴竟然比他還行,一山自有一山高,藏在身邊的高手一個個展翅高飛。那巴子有些不甘心,他也想一飛衝天,想把寶芝房再提高一個檔次,可李國樓、陳香芳都不讚成,讓他走出的第一步就給否決了。

\t同鄉會館這種建築,都是大同小異,外麵是牌樓,裏麵第一道建築就是茶館,鬧哄哄的幾十人在裏麵自拉自唱,大都是呆在京師無事可做的小老頭。李國樓鼻孔朝天,沒有看茶館裏的人,他骨子裏還是一位大少爺,比別人優越的出身,在同鄉會裏沒有幾個人讓他看得起。圍成一圈的兩層樓建築格局,底樓都是普通人住宿的地方。隻要有一封同鄉會的人推薦信,那些安徽籍貫貧窮學子來到京師,就可以住到同鄉會館。

\t說白了這裏等於是便宜的旅社,讓本鄉本土的人在京師有個落腳點。資金不足,就有安徽有錢有勢的人補貼,就是湊份子。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同鄉會就是最好的典型,看一個地方的人有沒有錢,就看他們建造的同鄉會館建造的怎麼樣?

\t建造豪華的安徽同鄉會館,就是有錢的安徽人出資建造的。安徽幫已經變成大清帝國一股強勢力量,他們走在時代的前例,吃第一隻螃蟹,也成為第一批商業上成功的人,李國樓靠上家族勢力,在這裏又變回過去那個大少爺。

\t穿過圍樓,後麵就是花園亭台,後院的建築就是有錢人居住的地方,有時會有大官進京麵聖時居住在這裏。這裏的產業不是一個人的,所以李國樓不願住在這裏,他不願占同鄉的便宜。

\t原本說好李國樓請客,但李經略卻讓他們來同鄉會吃飯,西花廳外的客廳已有好幾名李國樓的“同鄉”,五個人說是安徽合肥同鄉,但李國樓在安徽時從來沒有遇見過,而是來到京師,通過李經略介紹認識的。他們就是吃同鄉的主,混在同鄉會館裏遇見一個有錢的合肥老鄉豈會放過的道理,李國樓對這五個人沒有認同感,從來不和他們玩,因為他們還是古板的讀書人,一門心思走科舉的道路,還以為隻要讀好書,就能報效國家。是被讀書讀壞腦子的人。

\t曹克行、朱定河、飯大慧、魏涵宇、許嵐這五個人就是得到過李國樓資助,進京趕考的“貧窮學子”。他們真的窮嗎?李國樓不相信這種事,能夠吟風頌月的人,有風花雪月的經驗,還能得到窯姐的愛,這就是國人眼中未來的希望。他們可以為國為民痛罵洋鬼子入侵大清帝國,拿到別人的愛國資助以後,立刻跑到風月場所花光。還能在風月場所和別人打架,文的武的這些學子都行。

\t但這種人千萬不能得罪,這是有人告訴李國樓的,不知哪時這裏麵一個人真的中舉了,你就可以吃他一輩子關係。所以有能力就資助他們一些小錢,讓他們感覺你沒有看不起他們。但千萬不能和他們談文學,若是談得興起,他們可以通宵達旦聊下去,這就是文人有朋來不亦說乎。

\t李國樓曾經和他們談論過,他為什麼要出國留洋,被他們五個人痛批一頓,讓他刻骨銘心記在心裏。在這裏千萬不能說外國的玩意好,探幽尋徑外國所有好的東西都是中國人首先製造出來,“剽竊”這一詞語,用在洋人身上恰如其分。

\t李國樓瞧見他們五位愛國學子坐在客廳裏,就知道家族對他到刑部衙門當差十分不滿,是要叫他趕快懸崖勒馬,回到科考的正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