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李府商業會議(3 / 3)

甄玉環宛如慈禧太後,統管李氏企業所有事物,能力決定了她地位,已經淩駕於其他人之上。

甄玉環不知疲倦的工作,把財政大權攬在手裏,就是要證明,男人可以做的事,女人也能做。通過收買人心,甄玉環已經把李氏企業掌控在手。

今日,李氏企業是李國樓締造的。明日,龐大的李氏企業都是兒子李運虎的。血統是最重要的,她的兒子“李運虎”,繼承了“愛新覺羅”皇家的血統,理應成為李氏企業的掌舵人。

同治皇帝加恩封賞的第二個“一等騎都尉世職”,已有李運虎繼承。想到這一切,甄玉環自認嫁給李國樓,是英明的選擇。

“諸位,辛苦了,不用這麼多禮,都坐下說話。”甄玉環露出和善的笑容,人未入座,如沐春風,好似不講禮儀。

“七主母辛苦,我們不辛苦,應該的,應該的嘛。”高耀烏雲大大咧咧,沒心沒肺的表態,比誰都清楚甄玉環的老底。而後才道:“四主母好!九主母好!十二主母好!”

甄玉環精怪得狠,手段又毒辣,得罪她的人都躺在棺材裏了。大廳裏的人看見甄玉環迫近,紛紛站起來,躬身施禮,先向甄玉環請安,然後才論資排輩,問候其他主母。

甄玉環有“李府總管”的頭銜,當仁不讓的居中而坐,翻看著賬簿,傾聽手下人彙報。

李國樓的家業不是由親戚朋友掌控,家生奴仆也各管各的事務,沒有誰能夠一手遮天,偌大的家業掌握在李國樓的一眾妻妾手裏。

益處,顯而易見,李國樓就是依靠這些女人,發家致富的。李氏企業財富的積累成金字塔般遞增,撐起大清的半壁江山。李國樓在台灣打仗,是靠自己企業輸送資金。

禍處,早已埋下隱患,沒有哪位主母是善類,都是敲骨吸髓的主,各有各的算盤,都在為自己子女打算。總有一天,李氏企業將會四分五裂,被一班女人瓜分。

謝芸芳翻看手本,露出不滿之色,說道:“普魯士探礦隊在白雲鄂博發現稀土礦,這麼重要的事,在朝堂上爭辯無益,那些老學究也不懂嘛。俗話說‘官不與民爭利’。這種新興金屬礦到底有多大價值,誰知道呢?還是應該由李氏企業承擔風險,出資開采稀土。”

甄玉環接過手本,仔細的研讀一遍,說道:“依我看還是由我們和內務府合作,這礦產業是我們企業資金主攻方向,無論風險有多大,我們要有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嘛。”

關於白雲鄂博的稀土礦手本,就是黃光遞交的。他的家族是靠發國難財起家的,不過人會變,現在黃光自認是愛國商人。白雲鄂博的稀土礦豈容普魯士人染指。

肥胖的黃光挪動一下屁股,說道:“白雲鄂博的稀土礦價值不可估量,市麵上的價值被極大的低估了。雖然洋人會壓價,但我們財大氣粗,可以坐地還價。有了稀土礦,我們大清自己就能造出最好的大炮、槍械,走上獨立自強的道路。稀土是民族自強的根本,有了稀土和鎢礦就不需要看西方列強的臉色了。江西五崗山的鎢礦要丁孫子多動腦筋,若是江西人不肯賣鎢礦,就讓福建人過去搶,把事情鬧大,最好多死人。這樣官府就能名正言順插手,這兩種礦石一定要掌握在我們手裏,兩件事要一起幹,以後洋人要看我們的臉色。價格由我們定,哪輪得到洋人欺詐。”

大廳裏的一群官商,頻頻點頭附和,好似為國為民在做吃力不討好之事。這些李氏企業的經理、主管都有一頂買來的官帽,混得風生水起。

大清的礦產業被王公大臣以及地方豪強瓜分殆盡,隻有新發現礦藏,才輪得到李氏企業插足。李氏企業除了插手棗莊的煤炭業,就看中五崗山的鎢礦和白雲鄂博的稀土礦。

甄玉環對著黃光露出嘉許之色,人才啊!假洋鬼子裏人才輩出,李氏企業有了一批假洋鬼子加入,事業更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