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代服務業發展影響因素研究
理論探索
作者:尹德磊 許玲麗
【摘要】 本文基於2008—2013年我國東部省級麵板數據對我國現代服務業的影響因素進行實證分析,結果顯示:經濟總量即人均GDP和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對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均有顯著的影響,消費水平對第一、二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比例格局影響顯著,投資水平對現代服務業的影響並不顯著;城鎮化水平對現代服務業增長產生了積極的作用;工業化水平對現代服務業的影響呈現出負相關關係;科技投入水平以及科技進步對提高現代服務業影響顯著,能夠有效地促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金融支持力度對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有利於促進現代服務業的快速發展;但受教育水平卻出現了反差現象。
【關鍵詞】 現代服務業 東部地區 影響因素
一、引言
現代服務業(科技部2012年定義)是以現代科學技術,特別是網絡和信息技術為主要支持,建立在新的商業模式、服務流程和管理方式基礎上的技術和知識密集型服務產業。它既包括隨著技術發展和社會進步而產生的新型服務業,也包括運用現代技術對傳統服務業的改造和提升。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程度和規模體現著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綜合競爭力和現代化水平,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已成為各國政府首要任務。統計顯示:2014年全球服務業產值比重平均已超過了60%,發達國家甚至已經超過了70%,其中現代服務業產值已經超過了服務業總產值的50%,現代服務業已成為經濟社會支柱產業的核心力量。根據《三次產業劃分規定》和《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現代服務業包括: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9大行業。
二、文獻綜述
國內外相關學者對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現狀和原因進行了深入研究,最早的研究要追溯到英國經濟學家威廉配第,他對農業、工業和服務業比重的變化作了精辟的概括;Selya R.M(1994)對現代服務業與城市之間的關係進行了實證研究,結果表明生產性服務業的高端化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城市功能的高端化;Mary Tiffen(2003)認為服務業與城市化互為因果、相互促進而發展;Julian Messina(2005)認為城市化對服務業就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對於服務業水平的提高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關係。國內學者也進行了研究,如程大中(2003)對我國服務業增長的地區特征和部門特征進行了實證研究,結果表明人均GDP和城市化水平是影響我國服務業增長的最主要的兩個因素;江小娟和李輝(2004)通過建立多元回歸模型分析了需求結構、收入水平、城市化等因素對服務業發展的影響等等;匡國權(2008)確定了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綜合評價指標體係,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構建了現代服務業評價模型,並且根據此模型對我國西部地區的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進行綜合評價;李娟(2010)分析了城鎮化、工業化、市場化對我國服務業增長的影響。綜合國內外相關學者的研究,本文對我國東部地區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原因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以往的研究不同,本文采取分類變量的形式對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進行多種因素分析,以及比較各種因素對第一、二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影響,並進行實證研究。
三、數據與模型
1、數據
本文使用2008—2013年東部11省市的麵板數據,這些數據來源於《曆年統計年鑒》和《中國人口與教育統計年鑒》。本文基於上文分類的9大行業數據對現代服務業進行歸類得出現代服務業的整體數據,通過統計分析得出影響我國現代服務業的13個解釋變量,並將其歸為四大類指標。第一類為社會經濟發展指標;第二類為城市化和工業化指標;第三類為教育和科技投入指標;第四類為金融發展和對外開放指標。下麵我們首先對被解釋變量和解釋變量進行說明。
(1)現代服務業。本文采用上述四大類指標作為現代服務業指標,並用現代服務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來衡量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用ser表示。由於麵板數據可能產生偽回歸問題,我們對所有數據均采用對數的形式,記做lnser。
(2)人均GDP。衡量經濟發展程度的主要指標是經濟總量,通過國內生產總值可以看出地區的經濟發展程度,本文采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衡量經濟發展水平,用gdp表示。人均GDP=各個省市的國內生產總值/各個省市的年末常住人口,記為lngdp。
(3)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衡量經濟發展水平的另一個指標是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收入水平越高,則地區經濟發展程度越高,我們用inc表示。inc=城鎮人口可支配收入/城鎮人口總量,記為lninc。
(4)投資水平。衡量經濟發展水平的指標還有社會總投資水平,社會總投資程度越高,經濟發展的速度越快,我們用inv表示。inv=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年末常住人口,記為lninv。
(5)消費水平。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指標還要看居民的消費水平,居民消費水平或者是社會零售商品銷售總額越高,越能反映出經濟發展程度,我們用con表示。con=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末常住人口,記為lncon。
(6)社會保障水平。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保障水平越高,越能反映地區經濟總體情況,本文采用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包括離退休人員)和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包括離退休人員)作為反映社會保障指標水平,分別用sec1和sec2表示。sec1=參加養老保險的人數/年末常住人口數,sec2=參加醫療保險人數/年末常住人口數,分別記為lnsec1和lnsec2。
(7)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越高,說明各大產業之間的差異越大,我們用urb表示。urb=城鎮人口/年末常住人口,記為lnu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