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的江城已經有些秋意。
但這點秋意對人滿為患的候車大廳完全造不成任何影響,候車大廳依舊很熱。
唐宋將小偷一背包砸翻在地,發出了正義的呐喊,不爭氣的他心髒撲通撲通的跳著,臉上的汗珠不知因為熱,還是緊張的冒了出來,他雖是重生之人,但不意味著他三頭六臂,兩輩子還是頭一遭正義一回。
在這瞬間,以跌倒的小偷為中心一圈人猛然散開,他手裏掐著的粉色錢包顯然與他的穿著打扮很不符合,唐宋的話取信了很多人。
隻是信任歸信任,卻並沒有發生什麼群情激奮的事情。
這年頭,見義勇為反被咬的事兒實在太多,不是老百姓心裏沒有那團樂於助人的火,這是這團火燒起來有可能付出巨大的代價,任誰在見義勇為之前不得掂量掂量?
眾人正愣神,周邊人發出驚呼時,這三十多歲,穿著打扮有些邋遢的小偷站了起來。
他先是一臉凶狠的回頭看了唐宋一眼,然後又目露凶光的看向自己前方的人群,言下之意已經不言而喻。
在他的正前方,老百姓下意識的挪了一下腳步,一個可以突圍的縫隙出現在了他的眼前。
他當然不會猶豫,兩步就衝了上去。
隻是沒跑出兩步,他腳下就不知被誰絆了一下,又一個狗啃屎撲在了地上。
這次臉著地,著實摔的不輕,再抬頭時已經滿臉是血,凶神惡煞。
包圍著他的人群又下意識的向後撤,這時不知為何,雖然他臉上的血漬凸顯了他的凶狠,但人們撤步歸撤步,卻再沒給他留下一絲可以突圍而出的縫隙。
吵雜之聲也以小偷先生為中心迅速擴散開來,候車室的警衛在這時從四麵八方趕來。
唐宋也沒了緊張感,雖然周遭的人們都沒表現出大義凜然的英雄範兒,但卻用最實際的形容合圍住了小偷,這或許才是最實在的見義勇為。
沒到一分鍾,提著警棍的保安人員撥開重重人群來到了小偷先生的麵前,這還不算,不知哪家電視台的記者立刻拿著麥克風采訪了起來,那攝像機左轉右轉,收錄著人們一張張笑臉。
待倒黴小偷被考走,唐宋也撿起了背包,剛站直身子,卻發現攝像機對準了自己,那長得不漂亮,也沒啥姿色的女記者一個箭步就衝到了自己麵前。
“請問先生,是你先出手製止的嗎?”
唐宋下意識的點了點頭,顯得有些木納,雖然前生他沒少接受采訪,但說比賽和現在這種采訪完全是兩碼事。
女記者很敏銳,看唐宋麵嫩,又看到了行李箱和背包,立刻察覺出唐宋很可能是大學生。
今兒個電視台派他們來幹嘛來了,不就是采訪這些即將離家的大學生們,這種新聞是每年的慣例,翻不出什麼新花樣來。
但唐宋的出現就不一樣了,《即將離家的大學生見義勇為帶領民眾圍困小偷》,這標題不僅突出了江城離家學子的素質,還體現了社會主義新風貌,最重要的是弘揚了正能量,沒準明兒個還能博個本地報紙的頭版頭條。
嗯了一聲之後的唐宋也察覺到了女記者眼神中的變化,淬不及防之下,女記者那張小嘴跟連珠炮一樣發問了起來:”請問貴姓。”
“唐宋。”
“好名子,一聽就是書香子弟,請問你是大學生嗎?”
“嗯,是啊。”
“這是去大學報到。”
唐宋點頭。
“哪所大學?”
“上大。”
女記者一聽,雙眸更亮,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見義勇為,顯然對報道來說更有利。
“聽周邊的民眾說,是你用背包砸中了小偷,當時你是怎麼想的?”
唐宋:“……”
“我看你是沒多想,就是下意識的行為吧?”
唐宋:“……”
………………
候車廳內,雖然正門前因為小偷事件人滿為患,但顯然對於那些趕火車的人這時候不是看熱鬧的最佳時機。
一名身材豐腴的少婦一路前行,雖然周遭人流擁擠,可她沒有一絲狼狽之相,跟在身邊的小助理連跑帶顛,顯然有點跟不上少婦的腳步。
兩人也終於來到了候車區,少婦站定,小助理也同時站定,卻愕然的看了一眼少婦的名貴包包,下方的豁口已經敞開,包裏的物件正搖搖欲墜。
“董總,那個……。”
“小趙,跟了我三個月怎麼還吞吞吐吐的。”少婦目光直視,沒看小助理一眼,自有一股氣場散發開來。
“董總,咱好像讓人偷了。”
“瞎說什麼,偷什麼?”
“董總,你包被劃開個口子……。”
這時姓董的少婦才簇了一下黛眉,摘掉墨鏡,看了一眼自己名貴的包包,翻看之下,一臉寒氣頓時讓小趙助理噤若寒蟬。
很快,董姓少婦確定了自己丟失了錢包,錢包中自然有身份證,銀行卡,最重要的是還有一個U盤,這次去京都談生意,裏麵的文件至關重要,因為涉及機密,且隻有這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