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過後的泥濘,並不能阻止住李想率軍回歸的腳步。
秦軍已經先他們一日出發,戰局隨時都會發生突變,無論為了整個大局還是個人著想,他都要盡快返回太行山,將兵力進行重新布置。
雖然秦楓擁有指揮大軍的權利,李想也非常信任他,給了最大權限,但將軍們還是希望他們的王回來,親自帶領大家上戰場殺敵,建立不世功勳。
木貞主仆二人親自求見過他,將月氏公主身份展示出來,希望能夠得到增援,打敗冒頓率領來襲的匈奴兵,祝他們奪回祁連山以北的草原牧場。
像這種事情,根本都不需要多加考慮,直接拒絕便是。
冒頓李想當然知道是誰,能夠將漢高祖困於白馬,之後調戲呂雉的牛人,後世初中生都知曉。至於滅東胡、月氏的事情,他沒那功夫去了解,更不可能去管。以後誰奪得天下誰管去,眼前還有大秦、項羽和劉邦要解決,跑到大漠吃沙子,簡直開玩笑一樣。
最後之所以讓木貞主仆留下,是因為她們說,知道怎麼去白山的路。隻不過距離非常遙遠,來回沒有幾個月時間不能往返,這還是知道路為前提。
虞姬姐弟可以咬咬牙不管,但項梁卻不能不管。
已經全權將楚軍交予侄兒項羽手的項梁,這次也在返回隊伍當中。既然白山非去不可,那麼木貞就不能得罪,否則將對去采取雪蓮產生障礙。
思來想去也沒想到什麼麵麵俱到的辦法,李想隻好答應木貞,等抵達太行山後,與軍師將領們商議商議,再給出具體相應答案。
秦軍走的極快,他們的隊伍沿途沒有碰到任何障礙,可說行走的非常順利。
“石頭,前方城池為何地?”遠遠看到有座城池影子,李想轉頭對著身邊親兵都尉石頭問道。
“回稟主公,依據地圖所示,前方乃為山陽城。”某人曾於出發前通告全軍,唐王名號等待他登基後再作稱呼,以後都已大將軍為主,私下叫主公也行。
他可是記得,明朝開國軍師劉伯溫給朱元璋建議:高築牆、儲積糧、緩稱王。
意思很簡單,誰先稱王誰就會被大家所忌憚與防備。不如先築好高大城池,儲存足夠多的糧食,等時機差不多成熟後,再稱王不晚。
“山陽城,還有多久到太行山?”
“如果不出現下雨等特殊情況,那麼明日下午可達。”
明日下午?希望不要下雨吧,李想心中祈禱。隊伍已經拖拖拉拉行走了半個月,也不知進入趙國腹地的秦軍打到哪裏了。
最近一直沒能收到墨家傳訊消息,可能雨天影響到信鴿方向,讓其走失掉或者怎樣,否則不至於這麼久過去,沒有得到丁點消息。
“對了,咱們布置在鹹陽城的探子,可曾深入到皇宮內部?”總依靠外部力量,李想不太信得過。畢竟墨家現今能投靠他,明天就可能投靠別人。
對於大家族來講,投資最具潛力的諸侯是一方麵。他們還會根據時局分析,隨時作出倒向其他諸侯勢力的準備,以便不會被未來掌控天下的朝廷,清剿和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