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晴空遙、乘風又遇妖魅襲 上(1 / 2)

晴空萬裏,白雲飄飄,禦劍徜徉於萬裏晴空之中,穿梭於飄渺雲霧之間,自古以來,便是無數的蜀山弟子心中所向往之事。然,山高路遠,禦劍而行遠勝於尋常人跋山涉水,步行相比於禦劍飛空,旅途累自不必言,而且山路連綿,古木森森,飛禽猛獸棲息,大河縱橫滔滔,河內嗜血大魚居多,又平添了許多危險,加上年深月久,人世不過匆匆百年,所以尋常之人絕不敢遠遠而行。

江痕自幼投入蜀山,習得禦劍飛空之術,已是生平最歡喜之事。

此次離去蜀山,前往神州大地東南沿海之外,位於茫茫東海之中的海外仙島蓬萊,若非施展禦劍飛空之術前往,恐怕無二三十載的光陰,恐難以到達。自古以來,凡人皆是不敢獨自遠行,隻因自身人力難以與天災人禍相對抗,旅途路途遙遠有數萬裏之遙,神州大地廣袤無垠,加上其中荒山野嶺之中毒蛇猛獸居多,所以也不敢出行。

但江痕與天英鍾二人,卻是無此顧忌。

他們二人本不是塵世凡俗之人,乃是蜀山修仙訪道之弟子,自幼在蜀山修習高深道法,吞飲天地五靈之氣,淘洗自身汙濁穢氣,洗伐軀殼,習得禦劍預期之術,可飛空而行,轉眼間千裏一過,所以行走於神州大地各處,往來也輕鬆自在,絕無凡人那般勞累二三十載,才能到達一個地方。

“唔~~呼~~哈哈,這下子有得玩了!”江痕腳踩短劍,身形在九天之中搖搖晃晃不停,雖看似要摔倒落下,身形笨重,實則是左右晃來晃去維持自身平衡,不使自身墜落。

反觀江痕身旁的天英鍾,卻又是另一番的光景。

天英鍾此刻足踏一柄白光瑩瑩的三尺仙劍,身形平穩,如履平地,雙雙手負於背後腰間,正雙眼凝望前方茫茫雲霧雲海,神情無喜無憂,不知喜怒哀樂,眉梢發絲隨清風拂起,遠遠望之讓人有種得道成仙之感慨。

江痕與天英鍾二人相比,同為蜀山弟子,卻有身份不同,修為不同,個性不同。

江痕生性放蕩,若是照蜀山掌管戒律門規的長老馮如常口中所言,便是一塊千年頑石,性子頑劣,不思進取,毫無悔改之心,整日隻知道嬉皮笑臉混混過日子,對於丹鼎之學,金丹之道,也隻是泛泛而學,學了一些皮毛。江痕坦白而言,於修仙訪道一途上天資算是中上之資,在這一十六載一來若非胡鬧屢屢犯下蜀山門規戒律,肯靜下心來潛心修行,修為也並不會隻在蜀山玉虛真訣第三重之間徘徊不定。

而天英鍾則是與江痕不同。他也自幼投入蜀山門牆之內,三歲之時在修仙天資展現,破例被蜀山掌門徐清風指派給蜀山長老尋浩,跟著他修習道法,年紀輕輕華光如同彩蓮一般綻放,耀眼刺目,宛如天上星辰,頗受蜀山之中各位長老長輩重視。在此重視熏陶之下,天英鍾性格也隨之固定,生性穩重,為人正直,在修仙上孜孜不倦,毫無鬆懈困倦之心,如此苦心修習十多再,一身道法精深,修為也已到了蜀山根本功法玉虛真訣第四重“豐”字境界上。

當今蜀山功法繁多,但根本之法,卻是玉虛真訣。玉虛真訣共分為七重,這七重為“息、玲、無、豐、舍、玉、虛”七字,每一字對應玉虛真訣一重境界。待蜀山弟子將功法修煉至第七重之後,便是飛升引劫難,渡劫過後以自身悟性高低位列何仙位。

這次離開蜀山,掌門徐清風真人竟托風遙將蜀山功法第四重以及之上的古卷交給了江痕,由此可見他對江痕看重之心,絕非尋常人所能理解。昔日蜀山的混混少年江痕,想不到竟有被堂堂蜀山掌門真人看重的一日,這恐怕是蜀山上下三千餘名弟子中任何一人想破腦袋,也難以想到的罷。

“嘻嘻,想不到我江痕也有受到掌門真人重視的那一天,真是運氣好到家了。哈哈哈哈……”他正大笑著,身旁禦劍飛行的天英鍾卻是眉頭緊皺,似乎有什麼難言之隱。

江痕止住笑聲,不經意間目光掃過了身旁的天英鍾,見他眉頭緊皺,一副煩惱纏身的模樣,一眼看了就覺得心煩之極,忍不住開口詢問道:“喂,你幹什麼這麼愁眉苦臉的,一副苦瓜臉讓我看了就不舒服。你說說你到底心裏有啥煩惱,講出來說不定我江痕江大劍仙能夠幫你一些幫,盡一些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