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nfortainment它是由information和entertainment兩個單詞組合並拚作而成,意為“新聞娛樂化”。“新聞娛樂化”是對新聞功能的異化。在當今“新聞娛樂化”的潮流中,新聞的首要功能已經從“重要性”變成了娛樂,成為休閑生活的一部分。
2. Broadloid這個新詞由Broadsheet(大報)和Tabloid(小報)兩詞合並而成。可以翻譯為“小型大報”。所謂小型大報就是四開的小型報,但風格是嚴肅的大報。源自英國,英國四張嚴肅大報已經或正準備實行大報小型化改革。
3. Glocalization它是由Globalization與localization兩詞合並而成。可以譯為“全球化下的本土化”,也有人將其譯成“球土化”。全球化和本土化是當今世界傳媒業的兩大潮流,對立衝突又相互交織在一起,是傳媒業的一大奇觀。
4. Blogging Journalism譯成“博客”,就是在互聯網上建立個人網頁,利用網頁向公眾或特定的訂戶發布自己采集的新聞及發表自己的觀點。博客的出現是網絡新聞告別傳統新聞,真正走向獨立的標誌。
5. Podcast繼“博客”之後,又出現了Podcast(播客)。往往是指包括八卦雜燴、動漫遊戲、個人體驗等在內的五花八門的各種在線視頻。
6. Heroinware可翻譯為“海洛因電子遊戲”。由於高速寬帶的普及,在線遊戲(online game)也迅速蔓延。許多醫生和心理學家認為這類遊戲有類似於毒品那樣的“毒性”,使青少年沉溺其中,出現閉門不出、廣場恐怖症(agoraphobia)等症狀。
7. Cyberslacker 是指在工作時間用因特網做私事的人(例如,看與工作無關的網頁,在網上采購私人用品、收發私人郵件等),有人將其翻譯成“計算機懶鬼”。根據美國Surf Control公司和QuickTake.Com SM公司共同進行的調查,全美國有1.2億人回答在工作中曾用因特網做過私事。這種情況為軟件開發部門帶來了商機。美國有60萬以上的公司願意引進監視公司因特網使用狀況的軟件。而另一些人,平常沒有時間上網,隻有在節假日的時候上網玩玩,這類人則被稱為Cybertourist。
8. WAG2006年的世界杯足球賽讓很多觀眾見識了英國球星“太太團”的厲害,很快,WAG(wives and girlfriends,意為“太太和女友”)被媒體廣泛使用,成為這群愛炫耀女人的代名詞。英國《柯林斯英語詞典》不忘“趕時髦”,將WAG等在民間迅速躥紅的新造英文詞收錄其中。
9. Pro-ana是pro-anorexia的縮寫,即“親厭食”或“支持厭食”之意。Anorexia是“厭食症”的意思。由於減肥和瘦身蔚為風潮,有一批“享瘦”成癖的極端主義者,居然凝聚成一股勢力,在網上提倡anorexic lifestyle(厭食的生活方式),與誌同道合者分享資源,並自命為pro-ana一族。
10. Smirting 有人邊吸煙邊跟異性搭訕,於是誕生了smirting(smoking + flirting)這個新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