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裏有花成海
序言
容華三年,魔界大軍來犯。
人、神、魔三族,原本相安無事。相傳在天地混沌初開之時,三界就定下契約,在各自的領地內休養生息,不互相侵犯。隻因三方的修行軌跡不同,一旦開戰,必將殃及無辜,生靈塗炭。
但不知為何,近年來,魔界蠢蠢欲動,多次挑事滋擾人界疆域。
而在三年前,人間改朝換代,新君即位,改國號為昭和。但就在登基大典那一日,南方飄來一朵巨大的烏雲,電閃雷鳴之際,一隻金色的大鵬鳥猛的躥出,在皇城上長嘯三聲,投下一團漆黑的魔焰,而後,揚長而去。
待到大鵬遠去,火焰一點點散盡,一卷漆黑描金的卷軸緩緩打開,在座的王公大臣無比神色劇變,眉頭緊鎖。
原來那卷軸上,洋洋灑灑的,竟列了八十一條新君的罪狀!
有什麼“師出無名,有悖人界之倫常”、“大舉幹戈,致生靈之塗炭”……
總而言之,魔界將一紙戰書送抵皇城,正是抓住了新君即位、人心不穩的時機,想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一舉攻破皇城。
魔界的算盤確實打得不錯,新君容華雖然是有名的鐵血將領,從三百將士一路拚殺至今,將軍隊擴充到十萬之眾。但人間戰亂多年,民眾早已苦不堪言。而前朝歸降的許多將士和官員,大多是順水行舟之流,一旦局勢出現轉機,必將倒戈相向,以保全自身為先決條件。
一時間,朝堂上舉戰者有之,上書求和者亦有之。
但新君容華閉關三日,竟做了一個讓所有人難以理解的決定——和親。
而被送上花轎草草出嫁的,竟是容華萬般疼愛的親妹妹,昭和公主。此舉一出,京城上下無不議論紛紛,各種猜測紛紛湧現。有人說新君初登大位,兵力折損過於嚴重,現在不過是表麵風華,內裏早已脆弱不堪,才想出這等委曲求全的法子,把自己唯一的妹妹送去講和,求幾年的安穩;也有人說,昭和公主素有傾城傾國之稱,見過她真容的人無不驚為天人,說不定那魔君早就見過公主,這次出戰不過是個噱頭,真正目的就是和親,也難怪,英雄難過美人關嘛;更有人大膽猜測,新君此舉恐怕醉翁之意不在酒,和親是假,但由昭和公主帶去的一件秘寶,卻是貨真價實……
就在人心惶惶之時,魔界那邊傳來了一個更加令人震驚的消息——
“容華有仁君之德,匡扶正義,感昭日月。此前種種,不過謬傳。人魔雖為異族,但當以和字為先,是以表書一封,得恭賀之意”。
先前言辭激烈的戰書,竟被幾句輕飄飄的回信給抹平,人們在感慨魔界反複無常之時,也都在暗自慶幸。
總之,京城裏的小販們又開始大街小巷的吆喝,集市上又重新開張,一切都紅紅火火,而公主和親一舉,則成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好不熱鬧。就連皇宮裏服侍的內人都說,皇上整日為了和親的妹妹愁眉不展,好不傷心,但昭和公主一人之力能換來人間平安,看來公主的美貌可真是名不虛傳,嘖嘖。
但皇城內院,氣氛卻並不輕鬆。新君整日閉門不出,與幾位相熟的將領徹夜長談,每每出現,總是眉頭緊鎖,麵色不鬱。皇宮裏當差的下人都以為皇上是在為自己的親妹妹傷心,但是非黑白,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麼簡單。
果然,三年之後,魔界卷土重來。而這次開戰的理由,竟然更加的匪夷所思——
昭和公主,不見了……
人人都說魔界不講信譽,這種下三濫的詭計也好意思拿來用,隻是可憐了年紀輕輕的昭和公主,說不定早被魔界的妖物們生吞活剝了,還被自己的夫君當作開戰的借口,真是可氣可恨。
但不管怎麼說,魔界這一次真是動了真格,戰書下達的翌日,三萬魔軍就在兩屆交界處嚴陣以待,魔氣直衝雲霄。
而這一次,容華並沒有忍氣吞聲,反而挑選了五萬精兵,聲勢浩大的趕往人魔兩界的戰場,信心滿滿。
三年的休養生息,朝堂上的反黨早被肅清一空,如今的天下,盡在容華的掌握之中,也難怪他重拾當年的熱血,親自披掛上陣,誓與魔族不死不休。
而兩軍交戰長達七日,竟然難分勝負。
魔軍雖然人數較少,但無一不是精兵強將。魔界與人間不同,魔物成長的過程極為殘酷。自打出生那一日起,便要嚴格考核身體素質和先天條件,而每個魔族的成年禮,都是一場無比血腥的比拚,勝者生、敗者亡。父母不會對自己的孩子有絲毫的疼惜,因為他們覺得,與其養出一個柔弱的魔物任人欺淩,還不如早墮輪回,留下真正的強者。
就這樣,魔君雁翅帶來的三萬士兵,無不人強馬壯。有人手持百斤重的鐵錘,舞起來虎虎生風;有人手拿幾尺長的三叉戟,出招狠辣無情……而強者中的強者,要屬那些遠古魔族的後裔,他們生來就魔力充沛,多年來修行家傳的術法,舉手間地動山搖,山河為之變色。
所幸這樣血統純粹的魔族還是少數,這才給人界大軍一絲反擊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