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論收付實現製管理要求(1 / 3)

淺論收付實現製管理要求

專題研究

作者:劉家勇

摘要: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中國企業走出國境後,財務管理中的收付實現製管理要求也越來越多,影響越來越大,增加了企業財務管理的難度,也要求重新認識收付實現製與權責發生製的區別與聯係,找到合適的共存方案。

關鍵詞:財務管理;收付實現製;管理要求;影響

中國的企業在會計製度要求下通常按權責發生製記錄企業會計業務,但國際會計準則允許企業自由選擇權責發生製或收付實現製起進行會計核算,當中國企業走出國境後受多種因素影響經常產生收付實現製管理要求,二者產生的矛盾對“走出去”企業的財務管理影響很大。

一、 收付實現製與權責發生製比較

1. 收付實現製與權責發生製的概念比較。收付實現製,亦稱現金製或現收現付製,會計處理的基礎是企業在本期實際收到和付出的款項,無論該筆收付是否屬於本期發生的收入與費用,都計入當期的收入與費用會計業務中,反之,不在本期收到或付出的現金,即使應該處於本期,也不計入本期的會計處理中,因此,也可稱之為現金製。

權責發生製,亦稱應計製或應收應付製,是指企業在進行會計處理時,無論是否實際收到或發出現金或款項,隻要收入的權利與付出的義務是屬於本期,就計入當期的會計處理中。反之,如果收入的權利與付出的義務不屬於本期而收到或付出資金,亦不計入本期。

上述可見,權責發生製與收付實現製的主要不同點是,權責發生製須考慮預收、預付、應收、應付的情況,而收付實現不考慮,采用權責發生製進行會計處理較複雜。在中國,我們通常認為它所反映的本期的收入與費用情況擁有合理性與真實性,更適用於企業的會計核算處理,然而,在會計理論上,這不是完全成立的,我理更認為兩種方法的本質差別是在風險管理與價值確認上的差別。

2. 收付實現製與權責發生製的優弊比較。

(1)收付實現製與權責發生製的優點比較。收付實現製的優點是操作十分簡便,使用者容易理解,本期實際發生的收入與付出的款項與收到或付出的資金直接掛鉤,便於現金流管理,便於企事業單位預算的收支平衡情況,有助於實施控製成本等政策。

權責發生製的優點是能夠正確反映企事業單位及政府的經營成果,對本期的應當享有的收入的權利與要承擔的費用的義務進行記載,能更加明確各期的收益情況,因此,其利潤是主要的經營成果指標,也是絕大多數企業所傾向的一種會計基礎記賬方式。

(2)收付實現製與權責發生製的缺點比較。收付實現製是隨著市場化改革,政府及企業的職能的不斷轉變下,逐步體現出其不能夠適應變化,協調性的不足,在運用上缺乏實用性,所能表現的內容較狹隘,所提供的的財務會計信息不全麵,不能夠完整的反應一個會計期間內的政府及企事業單位的財務經營情況(盈利或虧損)。對於單位的績效性、風險性、收支結餘、負債,年終結轉等問題難以體現。

權責發生製的缺點在於其會計的記錄使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的差距表現出兩種不同的狀況,常有在損益表上體現出經營良好、績效優秀的企業,卻由於資產負債表的變化的緩慢而到導致企業陷入財務危機。

通過兩者的對比而知,權責發生製較收付實現製更有合理性,即使在體現財務狀況上有不足,但其會計科目的較具體化,使之能更好反應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的盈利狀況,是中國企業所偏好的基礎會計處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