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2)

前言這一天,天氣格外的好。在老宅卻待的有點沉悶,他決定出去隨便走走。

鎮上,做小生意的擺攤的置辦家用的人看著天氣好似乎都出來了,熙熙攘攘,嘈雜喧鬧。

他覺著更不舒服,心口上似乎有點透不上氣來。

“少年郎,遊江嗎?”他緩步走到信江邊,正準備坐在石板上吹吹江風時,聽到一聲暗啞的帶著卑微的聲音。垂首往向江麵,那裏停著四五艘漁船並一艘烏蓬。一名年約五旬的老者,帶著泛黃的鬥笠,佝僂著身體蹲在小船上。船是舊了,但看得出剛修整過,倒還算結實

他略一思忖,來到沙灣這麼些日子,這條稱為母親河的信江卻未曾泛遊過,今次倒是可以縱情一覽。便掀衣踏上了甲板。“便到左近看看,不必走遠”。

老翁咳了口痰,左右呸了兩下手,支起了搖櫓,嘿的一聲船便動了起來。他想著這老翁卻不聒噪,甚是滿意,便坐在艙裏看兩岸的風景。這沙灣不愧為江南四大古鎮,且不說街上人來人往,單就是江兩邊的造紙作坊,那都是數不清的。且這江水清瑩,他也忍不住拘了一捧,水裏倒影著江邊的柳樹,天上的太陽,流動的色彩真正是讓他心曠神怡起來。

“細毛爺爺,細毛爺爺”正當他眯著眼陶醉進這溫暖的景象中,船突然停了下來。他回頭問那老翁“怎麼了?”老翁有點赧然,搓著手,低頭用不甚明晰的嗓子講:“我小孫女叫我,她天天到這裏來打漁的。許是讓我回家捎上她,這傻丫頭,不說我也曉得咧”說到小孫女,他汙濁的眼睛裏都有了光澤。

左右無事,他也想看看魚是怎麼打的,便唔了聲,隻說那就過去看看。

看得出老翁很是高興,連說了幾句少年郎不錯,他並十分願意理睬,太陽大了起來,他躲進了船艙裏。索性艙中亦開了個口,風吹進來卻涼爽無比。

船很快靠到了岸邊,他隻看到濕濘的泥水裏有個穿著麻褲的孩子小鳥似的腳

“嘩”的一聲,一雙瘦弱的小手用力的拎起由三根竹竿撐起的的布兜,兜裏小魚在陽光下活像是鍍上了金粉,閃著耀眼的光芒。“怎麼四兜隻這麼些,看樣子明天還是要換個地方。”隻聽到脆亮的聲音響起,帶點苦惱卻又堅毅。“細毛爺爺,船上有貴客呀?”聽聲音卻是分不出是男孩女孩。不等老翁回答,又聽愉悅的說“晚上您要到我家來吃飯哦,今天撈了條好魚,哈哈哈哈~”“好喲,就看看我們家小七的手藝咯”“嗯嗯!一定好吃,哈哈哈哈”

邊說著話,這孩子卻不落下手裏的活,把魚分好放進不同的小木桶裏,抖了抖布兜,從一個黑色盒子裏用木柄子掏了幾下,也不知是什麼,就擱進了布兜,又小心提起竹竿,放進了江裏。

待看到這裏,船也動了。老翁並不閑話多聊,撐起船就走。他轉首望去,那一片清水黃泥白布兜,竟映進了心底,多年以後都不曾忘懷。

第一章環采樓選工1

大晉王朝由先祖晉文帝創建到政通八年,已曆經四個皇帝,五十多年的曆史了。期間,出現了李後亂政、外戚專權、諸王反叛等多重危機,難得的是這個根基薄弱的王朝頂住了壓力。到今上晉德帝掌權時,內亂已基本掃清,待政通四年斬殺了意欲謀逆的義陽王及世襲公爵位的穆府共378人後,朝局更是穩定。此時,文風活躍,皆讚歎這是一個難得的清明盛世。

盛世下的吳興郡城如畫,瓦欲流,人如織。郡中明聖湖更是遊人比肩,熱鬧非凡。

這一日,街上人來人往的競相宣告,說是環采樓貼出了聘請跑堂夥計、燒爐工、管事等職務的通知。外地來的遊客就奇怪了,這一妓院要招那麼幾個人也值得大家這麼激動嗎?吳興郡的人平日裏是否都沒些話資的。他這一疑惑,不小心就把心裏話說了出來,旁邊人小小鄙視了他一番,好心與他解釋道:“這環采樓可不得了,且不說幕後老板是那中書省趙相的第三子,就是樓裏的姑娘,個個都是尖頂尖的好看功夫深,才半年功夫,就把原先咱們吳興第一大妓院飄香院比下去了。咳,你說,這會子他們要招人,城裏頭的人還不是削尖了腦袋想擠進去。我可是聽說了,太守的兒子都想進去當個管事,被太守夫人知道了,把他關在家裏頭不讓出來呢…。嘿嘿,不說了,我還要報名呢,你可別跟我搶!”說著這人一溜煙的跟進了樓前隊伍裏。

且不管這環采樓是否真有這麼出名,單看它門前那壯麗的景象,遊人都覺得甚是稀奇。不是說招收夥計燒爐子的麼,怎麼還會有女子去排隊?

“各位相親父老,不要急不要擠,考校你們的趙嬤嬤並綠柳、青衣、紅靈姑娘馬上就要出來了,排好隊,拿好號碼牌啊”。隻見一小廝打扮的十六七歲男子跳在桌子上,憋紅了臉使盡全身力氣大喊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