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高血壓的治療方法(二)(1 / 3)

三、正確看待藥物的副作用

經過藥物審查批準生產、供應給病人使用的抗高血壓藥是經過嚴格認真的藥理、毒理、毒性試驗,並經過臨床驗證的安全有效藥物。副作用僅見於極少數病人,大多數病人不會發生。大多數副作用不會導致致殘、致死的嚴重後果。病人如能了解用藥知識,與醫生配合注意避免選用對能在自身產生副作用的藥物,如哮喘的病人應不用日受體阻斷劑,嚴重腎功能損害的病人不選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無心肌梗死病史的糖尿病患者不一定選用β受體阻斷劑。不少藥物的副作用是與使用藥物的劑量相關的,例如硝苯地平(心痛定)的一日總劑量掌握在40毫克以下,時能減少其不良反應。劑型改變常常可減輕或消除副作用,如有的病人用普通片劑硝苯地平(心痛定)後,頭痛劇烈難忍,但換服用同一藥物的控釋或緩釋片後頭痛明顯減輕。有些藥物的副作用在開始用藥階段明顯,隻要不是嚴重到不可忍受,在繼續用藥過程中副作用可能減輕或消失。有些藥物的副作用可通過聯合用藥解決,例如硝苯地平(心痛定)反射性心跳加快,可能導致心絞痛病人的缺血和症狀惡化的副作用,通過聯合使用日阻斷劑來拮抗。隻要能認真、科學、合理用藥,我們可以充分發揮各種抗高血壓藥物的治療作用,而避免其副作用,實現對高血壓的安全有效治療。

目前在高血壓以及其他疾病患者正確治療中一個常見的問題是,國內大多數醫院不分裝藥品,而是整瓶、整盒把一個藥品包裝發到病人手中,病人直接讀藥品說明書,“說明書”上列出的藥物副作用立即引起病人的憂慮甚至恐懼。本來醫生精心為病人選好了藥物,病人也花錢買了藥看完說明書,回家後把藥扔進了抽屜,根本不敢服用。藥物分為處方藥物和非處方藥物,處方藥物是由醫生診病開出處方,存在醫院藥房裏取的藥物。而非處方藥物是安全性很少有問題的家庭常用藥物,如問題不大,不需去醫院就診開處方,可在藥店的櫃台上買到的藥物。而處方藥物的說明書是寫給醫生看的,並不是給病人寫的。如果病人有興趣看說明書,應有醫生指導。非處方藥物的說明書是寫給病人或家屬看的。由於我國目前對處方藥物與非處方藥品的分類與管理還不完善,導致不少處方藥物,包括抗高血壓藥物在藥店櫃台不需處方即可買到,這是急需改變的一種情況。

生產藥物的廠家實事求是地在藥品說明書上寫明自己產品的所有副作用,是堅持科學態度,對病人和社會負責的表現。藥物的治療作用與副作用總是並存於同一個藥物,隻是副作用總是支流,並可通過合理用藥加以避免或減到最小的程度。現在的廣告上不少保健品廠花上幾萬甚至幾十萬元宣傳其產品如何好,無任何副作用,我們廣大病人不妨想想,這種東西可能治病嗎?廣告宣傳這種不科學態度是對病人和社會不負責任的表現。在我國經濟還不夠發達,人們的健康投資還有一定限製的情況下,應當集中力量使用真正安全有效的降壓藥物。

抗高血壓病藥物的合理聯合用藥在使用單一藥物治療不能達到理想降壓效果或用單一藥物劑量過大出現明顯副作用時,應考慮聯合使用兩種甚至多種藥物。

四、抗高血壓病藥物的聯合用藥

在聯合用藥時,應注意選用治療作用相加或協同,而副作用互相抵消,至少副作用不相加的藥物。治療作用相加的效果為1+1=2的作用;而治療作用的協同則是1十1大於2,即超出了兩個藥物單獨應用時降壓作用之。在同時並存其他疾病的高血壓病人聯合用藥時,應當考慮對並存的疾病有益無害。合理的聯合用藥方式包括以下7個方麵:

受體阻斷劑與雙氫吡啶類鈣通道阻斷劑聯合應用。β受體阻斷劑減慢心率,雙氫吡啶類鈣通道阻斷劑中的硝苯地平(心痛定)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加快,二藥合用取長補短,阻斷劑的基礎上聯合使用雙氫吡啶類鈣拮抗劑對於心絞痛的控製也有相加作用,因而特別適於高血壓合並冠心病心絞痛的病人。日受體阻斷劑與鈣拮抗劑中的維拉帕米和地爾硫罩,硫氮革酮的副作用是相同的,都抑製心髒收縮,減慢心率,抑製房室傳導。而維拉帕米(異搏定)比地爾硫草(硫氮革酮)的這些副作用更明顯。β受體阻斷劑這兩種藥物聯合使用。受體阻斷劑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的聯合使鈣通道阻斷劑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的聯合使用β受體阻斷劑與日受體阻斷劑的聯合應用。日受體阻斷劑與利尿降壓藥的聯合應用。鈣通道阻斷劑和利尿降壓藥的聯合應用。“利尿降壓藥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聯合應用可有提高降壓效果,但應注意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的首劑低血壓。少數頑固性高血壓甚至需要三種或更多種藥物聯合抗高血壓藥物的應用。

在本世紀50年代印度首先開發出蘿芙木類降壓靈,使人類在征服高血壓的過程中第一次有了對付高血壓的藥物;60年代出現了利尿降壓藥和β受體阻斷劑,這兩類藥物曾成為降壓的最基本藥物,是當年世界衛生組織倡導的高血壓階梯藥物治療的第一級台階;進入80年代以後,鈣通道阻斷劑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日益廣泛用於抗高血壓治療,這兩類藥的品種之多,也是前所未有的。在即將步入下一世紀的1997年,我們可以充滿信心地說,當今幾乎沒有控製不住的高血壓,即使是急進型或惡性高血壓,在強有力的抗高血壓藥物治療下,預後也已大為改觀。如果一位高血壓病人的血壓久攻不下,最可能的原因有兩條,一是用藥不合理、品種不合適、劑量不合適或聯合用藥的不合適,二是病人不是原發性高血壓,而是潛在病因未查明的繼發性高血壓。

高血壓病人,尤其是老年高血壓病人容易合並存在其他疾病,除了服用抗高血壓藥物之外,往往需要同時服用其他藥物,因此需要注意抗高血壓藥物與其他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的結果不能增強或削弱抗高血壓藥物的降壓作用,甚至加重抗高血壓藥物的毒副反應。典型的例子之一是硝苯地平(心痛定)和西咪替丁(甲氰咪狐)的相互作用,後者為治療潰瘍病的常用藥物,在藥店櫃台上即可買到。西咪替丁可升高硝苯地平(心痛定)在血液中的濃度,可能增加發生副作用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