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清尚簡

當代評論

新春佳節,年關實為“廉關”,考驗著社會風氣的清正。

以往過年,各類飯店尤其是中高檔飯店裏觥籌交錯,“剩宴”成風,浪費驚人。眼下則大不同,公款吃喝得到強有力遏製。酒店飯莊屢遭“退訂”,難見昔日熱鬧,有的高檔飯店幹脆給員工放年假暫停營業。

網友對此連聲叫好,不少官員也同樣說好,感覺如釋重負。廣大幹部群眾普遍希望加大監督、懲戒力度,別讓如此新風成為“一陣風”。此番變化帶來的直接效果有三:一則有利身心健康;二則有利節省資源;三則有利淨化風氣。更深層次的影響是多方麵的,轉變觀念、文明風尚、廉潔自律、綠色發展、低碳生活、健康平安、歡樂祥和??

百節年為首。春節,曆史悠久,是中華民族最重視的傳統佳節,蘊含著親人團聚共享天倫、迎禧祈福、和諧、和平、和睦、和合等文化元素。年俗文化豐富而深刻的智慧,使春節成為人們的一個“精神上的故鄉”,倫理親情讓人們更清楚生活真正的價值所在。於是出現每年超大規模春運的浩浩蕩蕩,出現30年連續除夕看春晚的新年俗,也出現了超乎尋常的公權力非正常送禮,出現有悖優良文化傳統的奢侈浪費。很多人明知這樣不好卻無奈稱“身不由己”。曾有國家領導人諷刺公款吃喝“是幫助自己加速死亡”,還有人拍案疾呼:“幾百個文件管不住大吃大喝,真是治國之敗筆。”據估算,全國每年公款吃喝約3000億元,而國家痛下決心實行貧困地區兒童試點的3元餐補,中央財政拿出了160多億元,僅是公款吃喝所耗的5.35%。

今年新氣象頻出,上有中央“八項規定”,下有各地落實新規,可謂鐵腕治腐敗。“風成於上、俗成於下。”抓作風建設,領導幹部帶頭是關鍵。正心為先,修德為要。“惟儉足以養廉”,有必要大力營造儉以養廉,儉以修德的文化氛圍,由奢入儉,持之以恒。同時堅決防止走形式、搞變通,加強推進涉及公權力的送禮製度約束,向非正常的送禮和公款大吃大喝說不,使不廉之舉無立錐之地。

改進作風,核心是保持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中央“八項規定”出台後,貴州省委迅速出台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係群眾的“十項規定”,從改進調查研究、密切聯係群眾、精簡會議文件、厲行勤儉節約、改進新聞報道、堅持廉潔從政等方麵,對領導幹部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係群眾提出具體要求。加上以“十破十立”為主要內容的解放思想大討論的廣泛開展,對幹部切實轉變作風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黨風清正,民眾舒心,既體現在減少形式主義的鋪張浪費上,更體現在增加為民辦實事的切實行動上。比如貴州今年將減少5%的行政開支,用於增加“9+3”義務教育計劃投入。一減一增,標誌著作風正在切實轉變。

黨的十八大提出幹部要清正,政府要清廉,政治要清明。“三清”之風振奮人心,而且從具體處落筆。中央“八項規定”符合民意,初見成效,意義深遠。改進作風開局良好,但仍是剛剛破題。習近平總書記春節前在甘肅考察工作時提出“以優良作風帶領人民群眾不懈奮鬥”,是著眼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從戰略高度向全黨發出的號召。

祥龍辭歲,金蛇迎春。風清氣正的春節讓人愜意。

清風撲麵,風鵬正舉。公眾的信心、社會的凝聚力、人民的幸福指數由此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