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說實話,陸天林隻是提供了一個略有新意的楔子給張珊珊,究竟能不能寫出前世那本小說比電視劇更加好看的《步步驚心》來,還要看張珊珊的實力。
話不投機半句多,酒逢知己千杯少。
這頓飯吃了很長的時間,三個人也聊了很久。
當得知陸天林隻是剛剛拿到京南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還沒有上過一天的課時,張珊珊對陸天林這個人更加的好奇了。
吃完飯,陸天林和杜南青回到賓館。
算算日子,也就還有不到兩周就要開學了,陸天林得在這兩周之內,把一切事情都安排的走向正軌才可以。
不然,攤子鋪的不小,可別最終一事無成。
接下來的一周,陸天林與杜南青幾乎是整天的泡在旭日工作室的錄音棚裏練歌。
當然,主要不是陸天林,而是杜南青一個人練。
雖然是“青林組合”,但那不過是起初的那首《因為愛情》的確需要男女對唱而已,現在陸天林就要開學了,雖然他的最終目標並不是在學術上有什麼成就,但享受四年的大學時光,卻是必須要的。
再加上陸天林本就是要打算把杜南青打造成一位閃亮的亞洲歌壇的天後,自己總是插一杠子,算哪碼子事兒?
第二首歌,《情非得已》,陸天林覺得還是適合男聲,所以,他想來想去,重新教會杜南青一首《白狐》。
這首歌歌曲淒美輾轉,歌詞更是動人委婉,想來,加上杜南青那空靈的嗓音,唱出前世的那種感情來,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錄音棚內,杜南青極為動情的唱完這首《白狐》之後,自己都被這首歌所陶醉了,眼圈微微的泛起紅來。
不過,當她走出錄音棚之後才發現,動情的不隻她一個,張珊珊比她更甚,甚至,流下了眼淚。
“這首歌,適合你下一部小說的主題曲呢!”
陸天林在一邊打趣的對張大作家笑道。
再接下來,陸天林並沒有打算再教杜南青新歌的意思。
一來,自己搞出一首逆天火爆的歌曲之後,就已經很讓人驚歎了,如果再加接二連三的一首跟著一首,雖然別人以為這都是杜南青這位出身名牌音樂學院的高材生之手,但杜南青卻是心裏和明鏡似的啊!
二來,陸天林是更懂得饑餓營銷手段的“過來人”。一下子推出十首好歌,自然能被人爭相傳為美談甚至是怪談,但這種輝煌,不過隻能是幾個月幾個星期甚至是幾天。而且,最終導致的結果便是,當人們習慣了之後,你杜南青寫不出好歌,或者說在短時間內寫不出好歌,那都將泯為眾人。
所以,陸天林知道杜南青這位未來的亞洲歌壇天後需要一定的時間來發酵。
至於這種發酵時間的長短以及發酵效果的好壞,那就要看李旭日手裏這個全華夏排名前十的旭日工作室是不是浪得虛名了。
從卡裏取出三百萬來,轉存到了杜南青的賬戶上之後,陸天林便撥通了已經遠在千裏之外的長白山附近的黃胖子的電話。
“喂?老板……你說什麼?我這裏信號不大好啊……”
電話那頭,黃胖子的聲音雖然斷斷續續,可是卻依舊充滿了興奮。
按陸天林的指示,這《舌尖上的華夏》,要拍好幾季,僅僅第一季的第一集,這位年輕的陸老板便要求圍繞著一個主題去拍攝。
剛開始的時候,找到了三個同行攝影師還怕要經曆多麼艱辛的旅途,可是要高薪的誘惑下,也便跟著黃胖子開始了天南海北的“尋吃”之旅。
可這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他們便徹底的愛上了這份兼吃兼玩兼旅遊兼工作於一體的活計,短短兩個月,他們所吃到的美食,便遠遠超過以往的總和。
要說黃胖子也真是個天生的美食家,說難聽點,就是吃貨。
到了一個地方,什麼大飯店,什麼五星級他統統連看都不看,卻是專挑那些路邊攤、旮旯胡同、民間大鍋灶之類的地方去品嚐,要麼就是一住三五天,再讓當地的百姓事到附近有隱藏著美味食材的野外去。
黃胖子知道,隻有真正的把自己完完全全的變成一個骨子裏都想找到好吃的的標準吃貨,才能真正的完成這次《舌尖上的華夏》的拍攝任務。
“黃胖子,對!我彙了五十萬到你的賬戶上,錢不是問題……對對,寧缺毋濫,一定要拍好!”
陸天林聽完電話那頭黃胖子彙報了已經拍完了的幾種諸如烤鬆茸、煎燜魚頭泡餅、侉燉魚等等美食之後,便囑咐了兩句,直接說出對他們的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