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建府(2 / 2)

次日,送走胤禟,若萱果真收拾了一番,去給宜妃請安。

一見了她,宜妃忙吩咐身邊的奴才:“都是死的?沒看到九福晉嗎?還不快給九福晉看座。去,把那桌上的山藥糕拿來。”

一通吩咐後,又拉著正欲行禮的若萱,笑道:“你這孩子,怎麼不好生將養些日子。額娘這兒,很用不著你。你把身子養好了,就是對額娘最大的孝順了。”

若萱在宜妃下首坐了,揚起笑臉道:“額娘放心,兒媳已經沒事兒了,偷了這麼些日子的懶。如今也該來給額娘請安了。”

“你既這麼說,倒罷了,”宜妃點了點頭,笑,“若有不好,隻管說出來,很不必忍著,身子可是你自個兒的。”

“額娘說的,兒媳記下來。”若萱心口甜甜的,很高興宜妃對她一如既往的親近,便揚起臉笑道:“今兒來,除了給額娘請安,還另有一樁事要額娘拿主意呢。”

“額娘瞧瞧,九弟妹這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呢,可不能應了她。”坐在旁邊的五福晉扯著帕子笑,一臉的揶揄。

連宜妃也來了興趣,笑盈盈地道:“究竟有什麼事兒,還得求到額娘這裏?你說吧,能辦的額娘自會給你辦了。”

“還不是我們爺,”若萱捏著帕子,淺笑盈盈,“說什麼府裏該弄成喜歡的模樣,他嫌內務府那邊不經心,親自盯了兩天,還覺不足,竟將圖紙帶回來了,想求著額娘指點呢。”說著使了個眼色,紅袖恭恭敬敬地將圖紙呈上去,她還對邊上的五福晉笑道:“五嫂若有好主意,也一並說了來,回頭定有重謝。”

五福晉正陪著宜妃看圖紙呢,聽了這話就撐不住笑了:“額娘瞧瞧,可真是盡心呢。看來,我還真得要份謝禮才好呢。”

宜妃看了她一眼:“想要謝禮,可得把你九弟妹托的事兒辦成了再說。”她看了看圖紙,指點道:“花園很該再大上兩分,添上些假山、池塘,將東院、南院隔開些,”她還等著若萱生下嫡子呢,怎會讓妾室出頭?“正院裏,再種兩棵石榴樹,”其心思昭然若揭,若萱迎著五福晉打趣的目光,不由紅了臉。

宜妃又指點了幾處,才笑道:“我這裏有個王嬤嬤,是一直跟著我的,如今她年紀大了,我也不忍再叫她當差,送出宮去吧,她也沒了親人。正好你們開了衙,我就想著,不如放在你那兒。”

若萱有些驚訝,看了身旁的五福晉一眼,很快回神道:“額娘這說的哪兒的話呀?您都開口了,我哪有不應的?”

宜妃笑眯眯地:“她最會做藥膳了,調理女人身子也是一把手,你調兩個丫頭跟她學學灶上的手藝也好。”這才是重點。

五福晉了然,宜妃也曾送一個給她,就是當年建府的時候。可惜,她到現在還沒消息,不免羨慕地看向若萱,打定主意問問她可有什麼秘方沒有。

若萱裝羞澀地低頭:“謝額娘費心。”心裏無奈得緊,宜妃未免也太心急了。不過,有這麼個人跟在身邊,對她也是有好處的。這麼一想,她低落的心情又恢複了。

看時辰差不多了,她們一行人才往寧壽宮去。

太後一見了若萱,就擔心地問東問西,直到若萱再三表示她已經沒事了,才罷手,卻還是囑咐宜妃道:“她年紀還小,總有慮不周全的地方,你這個做額娘的可得提點著些。”

“太後親自吩咐,臣妾哪敢不從啊?再說,就是臣妾一時或忘了,不是還有太後嗎?”宜妃是最會說話的,順著太後的梯子就往上爬了。

一屋子的人也跟著湊趣,好像先前的凝滯氣氛從沒有出現過一般,沒人往伶仃的八福晉那兒看一眼,就是常拿她家世炫耀的惠妃也懶得理她了。

時光如水,倏忽而逝。很快就到了年尾,胤禟擇了十一月的好日子搬出了紫禁城,帶她走進了他們的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