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前行的朋友啊,不要那麼急迫,暫時留住你的腳步,觀賞一下沿途的風景,采擷幾株路邊的花草,充實一下自己的思想,再繼續前進吧!

①空洞無物,並非隻是缺少論據。有時語言再美,如果不見鮮明的觀點,也會讓人感覺內容空泛。這個開篇雖然語言精彩,卻有故作高深之嫌。

②客觀地講,用水的奔流不息來展示它生命的節奏,是很巧妙的,但作者思維有局限,不能由此及彼地拓展,因而內容也就顯得很單薄,觀點也就顯得無力了。

③議論文需要的並不是喋喋不休的論述,要學會用事實說話,用經典或鮮活的論據來形象地論證自己的觀點。“我們偉大的先輩們”到底是誰呢?應該說出來。此處顯然存在空泛議論的問題。

④由水及山,由“行”及“停”,結構清楚,思路巧妙。這也算得上本文的成功之處。

⑤語言雖然很美,但過於深晦,沒有結合具體的事例來展開。另外,對於“走”與“停”的辯證關係也交代不多,“因為飄零遊走的隻能是江水而已”等句子,讓人感覺是在賣弄文采。

⑥由於上文缺少豐富的事例來證明,因此這段總結性的文字便顯得有些單薄。

⑦如果說上文重在寫物的話,下麵這段文字可以說是由物及人。遺憾的是,作者隻是一味地說,忽視了議論文的文本特點,缺少素材。尤其是後兩段文字,更顯累贅。建議刪去最後一段。

失誤剖析

現場評分:

內容20分+表達22分+發展6分=48分

借鑒點:

嚴格地講,這是一篇頗有個性的二類下等文。從內容上看,當別的同學熱衷於講述曆史上或身邊人物故事的時候,作者卻將目光聚焦於自然山水,角度可謂與眾不同。從結構上看,下筆營造意境,收束發出呼喚;主體部分,由山及水,脈絡清晰。從語言上看,句式整齊,充滿著詩情畫意,尤其是擬人等修辭的巧妙運用,令文章閃爍著不同尋常的光彩。

提升點:

作為一篇議論文,本文的失誤也較為突出。這種失誤主要表現為缺少素材,言之無物。眾所周知,論據是議論文的生命,可縱觀全文,卻看不到一個明顯的論據。沒有了論據,再美的詞藻,再美的修辭,便也成了鏡中之花,水中之月。

如文章寫水之時,先側重外在形態的描寫,繼而側重內在精神的挖掘。這樣寫挺好,不過空泛議論的內容太多,實實在在用以佐證的事例太少。文章雖然有一句“我們偉大的先輩們,不正是這樣嗎?為了曆史與社會的一小步前進,他們貢獻了自己全部的力量”,遺憾的是,沒有深化展開。修改時,若能刪去“我們前行,在前行中,實現自我的價值”之類的句子,加入祖逖聞雞起舞的故事,加入曹操“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人生感歎,加入巴爾紮克與生命賽跑等內容,文章自然內容充實。同樣的道理,寫山之時,若能按老師提出的這種方法進行寫作,言之無物的問題也就不存在了。

另外,語言藻飾太多,也使語言的表達不夠明確流暢。升格時若能在語言上稍作雕琢,文章會更顯精致。如開篇的“捧一輪流觴月,流一縷思古情”,語句雖美,卻是不知所雲;又如“它在地殼的褶皺與裂縫中睜開眼,在黑暗與混亂中摸索爬行”等語句,顯得過於艱澀,而且“爬行”一詞與本段要提出的觀點“停”自相矛盾。由此看來,對考場作文而言,清晰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意圖,也是極為重要的。

升格佳作

留住你的腳步

□湖南益陽第二中學 張中行

當那輪清冷的月亮掛在輕風吹拂的夜晚,我總會駕一葉扁舟,在深遠的曆史河流上且走且停。①

清澈的溪流,奔騰歡笑,磐石巨岩不曾讓你卻步,懸崖峭壁不曾讓你回頭。水啊,你一直在奔跑,可曾感覺到疲憊?可曾想過要歇一下腳?

嘩嘩嘩嘩……水笑了:走,是我們實現價值的唯一方式。一旦停下,就成了一潭死水,再也濺不起生命的浪花。你可曾聽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②你可知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是與時間賽跑的人?你可知祖逖苦恨時光匆匆,曾每天聞雞起舞,奮鬥不息?你可知曹操感歎人生“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於是南征北戰,平定中原?你可知魯迅先生擔心安逸的生活磨滅自己的意誌,於是居食從簡,筆耕不輟,奉獻畢生的精力去喚醒國民麻木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