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元”漫遊隻是起點
企劃
作者:吳玲
隨著近些年中國居民出訪頻繁,境外留學生以及外出務工人員數量的增長,無論是國際長途還是國際漫遊,都越來越成為手機用戶的普遍需求。
中國移動全球通客戶古女士,由於工作需要經常往返於中國和加拿大之間,在談到國際漫遊資費時,她感觸頗深:“雖然以前公司可以報銷一部分話費,但還是覺得挺貴的,經常聽到同事們無奈地調侃著自己的‘天價話費’。”
去年,一位中國聯通VIP客戶曝光了自己“天價微博”的遭遇:在莫斯科用iPhone隻發了十幾條微博,就被收取了3000多元的漫遊費。古女士連連點頭說,這並不是個例,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裏經常能看到各種有關“天價漫遊費”的感慨。
上月,記者從中國移動湖北公司獲悉,7月1日,中國移動再度對國際漫遊資費進行調整,以更好地滿足廣大用戶日益增長的境外通信需求。至此,中國移動國際及中國港澳台漫遊全麵進入“3元”時代,與此同時,漫遊流量也有了“18元日套餐”的新選擇。
4年內10次調整
一直以來,國際漫遊資費的複雜定價、收費較高等問題始終困擾著眾多中國用戶。
不過,十幾年前中國留學生在國外省吃儉用、幾個月才給家裏打一次電話的情景早已不複,上文提到的“天價”漫遊也已淡出江湖。
中國移動市場部副總經理陸文昌表示,無論是旅遊、經商、求學、務工,中國內地赴海外人數正在迅猛增長,中國用戶的通訊需求也已得到海外運營商的愈發重視。
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內地居民出境人次為8318萬,比2011年增長18.4%,境外留學生人數達155萬人,同比增長8.39%,外出務工人員達85萬人,同比增長3.66%。同時,對外投資企業和境外分支機構也增長到2.49萬家。
據了解,這已經是中國移動自2010年以來進行的第10次國際漫遊資費調整。繼今年2月1日將180個國家和地區的漫遊資費簡化調整為1元/2元/3元區後,時隔5個月,中國移動再次大幅度下調資費,其力度之大、次數之頻繁在運營商中實不多見。
在此次調整中,國際及港澳台漫遊1元/2元/3元資費區由原來的180個國家擴大至242個國家,新增加拿大、俄羅斯、緬甸等62個國家和地區。
這是中國移動與境外運營商談判的最新成果,也標誌著中國移動開通國際及港澳台漫遊服務的242個國家和地區現已全部納入1元/2元/3元區。今天,用戶出國接聽或撥打中國內地電話的資費,統一分為0.99、1.99、2.99元/分鍾三檔。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移動還全麵下調了內地撥打國際及港澳台電話的IP長途資費。隻需加撥17951,197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長途話費最低僅為0.39元/分鍾,最高為2.99元/分鍾,以往則是高達4.6元/分鍾的普遍定價。
毋庸置疑,對於很多國家和地區的運營商來講,國際業務是一塊碩大的“奶酪”。中國移動頻繁調降國際漫遊資費,將會使用戶資源得到有效保護。此前,很多人在國際漫遊期間通常會選擇更換當地手機卡,造成了用戶流失。降價後,更多用戶會選擇使用現有的手機號碼撥打國際電話。
業內專家認為,中國移動此舉將在通信領域引發一係列的連鎖反應。而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中國內地手機用戶整體的國際漫遊資費標準還將有所下降,廣大用戶將享受到更多實惠。
打出流量“創新”牌
除語音漫遊資費的調整外,中國移動還創新地推出了國際及港澳台漫遊流量18元日套餐。
人們的生活也開始離不開數據流量。航班查詢、酒店預訂、社交、新聞、視頻等手機應用軟件層出不窮,而這些應用可能在你完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偷走”大量數據流量,這也正是“天價微博”的費用來源之一。智能手機用戶一旦打開數據流量連接服務,就會麵臨各種看得見和看不見的流量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