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瑝央門原有的3000個洞府全部分配完畢了——這種分配並非是完全按照實力來的,其中很中要的一個依據便是按照“主動投靠,戰前投降,戰後俘虜”來區別對待。雖然還有4000餘人沒有分到住所,不過他們對這種相對公平的分配準則也無話可說。
這4000人也是修真者與普通人混雜,他們都是實力低微之人,同時還是俘虜。不過侯邇誌卻並非棄他們與不顧,而是給他們提供了另一條可行之道——自己動手!
黃羊山之外不是還有6座大山嗎?容下4000多人完全是綽綽有餘的!他們完全可以自己動手建造屬於自己的容身之處。當然了,其條件肯定與瑝央洞府無法相提並論,瑝央洞府那般完善的生態循環係統和豐富的功能結構,並非僅僅靠個人之力就能做到。不過即便如此,也比他們待在荒島之上要強上不知道多少倍!
顯然,侯邇誌是不會讓他們短搭亂蓋、四處挖坑的。他們居所的選址要按照“政事處”的統一規劃,其建造規模和風格也要通過“政事處”審批才能準許動工。其大致原則是,山腳至山頂的選址要按照實力遞增,且居所不得破壞周邊環境,不得影響整體景觀!
……
祁雲雖然沒有回到空晶之內,但一直都在用神識觀察著裏麵的事態進展——這也算是一種考驗吧!
最終,在看到侯邇誌能將這麼個突發事件給僅僅有條地處理得當,祁雲甚感欣慰。有了這麼一位得力之人的相助,他也不用再去擔憂,沒有自己的威懾這裏會不會亂成一盤散沙。
如此一來,他也終於能夠安心作出一些決定了!
另外,對於侯邇誌作出的貢獻,祁雲也是看在眼裏記在心裏。隻是現在還找不到合適的機會和相應的物件,看來隻有等以後再慢慢給他報償吧……
……
將神識退出空晶之後,祁雲又開始了新的曆程。
他的第一站是遙遠東越國的陸風島。如今有了抗衡整個玉阿門的實力之後,那一直沒來得及清算的陳年老賬,也是時候該好好盤算盤算了!
第二站是東越國的國都。祁雲沒有忘記,那可憐的文羽賢弟還在金獄中望穿秋水地等著他呢!另外,那個簡約大氣的都城之中,好像還有一些“老朋友”需要自己去“慰問慰問”。
第三站便是一直都沒回去過的玉清門了。在如今舉世為敵的形勢之下,若自己得以抽身而出,玉清門肯定會首當其衝的承擔所有門派的怒火!然而,僅靠其現在所具有的防備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還是需要自己回去好好安置一番,交代一番。
最後,便是厄樹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