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7:大會開幕(2 / 2)

第三口劍,是螭影劍。此劍受地心之火熬煉而成,劍身烏黑,形如螭龍之影。

第四口劍,是冷瀛劍。此為絕冷之器,以青玉鋼鑄煉而成。一經揮動,就有寒霜四溢。

第五口劍,是雷風劍。此劍外形寬厚沉重,隻有握在手裏在知道,原來它十分輕巧。一經施展開來,氣勢如雷,迅疾如風。

第六口劍,是舍神劍。這劍看似鈍重無鋒,實質開山劈石,無剛不摧。

第七口劍,是飛廉劍。所謂飛廉,就是上古風神。故而此劍有馭風之能,奇快無比。

第八口劍,是金陽劍。此劍猶如昊日金陽,渾身透放出璀璨金芒,有至高無上的尊貴氣息。正氣凜然,邪魔辟易。

第九口劍,是白虹劍。它劍身純白,施展時如長虹經天,其象不祥。故而出必見血,否則必妨其主。

第十口劍,是紫霞劍。這劍渾身映耀紫光,犀利異常。初發時若有若無,綿如雲霞,然而蓄勁極韌,到後來鋪天蓋地,勢不可當。

第十一口劍,是菩提淨心劍。這是一口佛門之劍。劍身刻有全篇“心經”經文,劍柄雕刻成蓮花形狀。卻是期待劍者能心劍雙修,莫沉溺於殺戮之中。

第十二口劍,是伽藍劍。此劍以金藍二色琉璃作為裝飾,顯得頗為華貴,據說可辟百邪。

除去湘神劍之外,其餘十一口劍,要麼是在神兵世界之中,於五行心孽陣中取得。要麼是在大昊東荒龍首山下,從前朝陵墓內取得。每一口劍,均有地神兵級別。吹毛斷發,殺人不沾血,是萬金難求的兵器。

隻是一直以來,蕭昇因為已經有昊日煌權和虎魄這刀劍兩大神兵,故此極少有機會動用這些寶劍。現在正好趁此機會,把它們全部拿出來曬曬太陽,好好見見世麵。

負責給蕭昇進行登記的那名年輕喇嘛,自然不知道其中曲折。蕭昇刻意釋放本身劍意,銳利之處,除非宗師級別的高手,否則萬難抵擋。

這年輕喇嘛武功低微,麵對著蕭昇,隻感覺如坐針氈,坐立不安。當下趕緊把“司馬劍君,外號劍君十二恨,無門無派”的一句話,分別用漢文蒙文記錄在登記冊上。又問道:“這位大俠,你修練的是什麼武功?我們要一並登記下來的。”

蕭昇略作沉吟,道:“我修練的,是‘十二恨劍道’。請記錄。”

那年輕喇嘛點點頭,把這幾個字也寫上去。然後從旁邊一個箱子裏,取出塊腰牌,畢恭畢敬地雙手遞交給蕭昇,解釋道:“請大俠把這腰牌收好。上台比武之前,需要先驗明腰牌,然後才有資格上台。另外,大會舉行期間,可以持腰牌任意出入大都城內所有商鋪。不管購買什麼東西,都由朝廷給錢,大俠您自己一文都不用花。”

蕭昇笑道:“哦,還有這等好事?那可真不錯。”當下接過腰牌,隨意一瞥,但見正麵雕刻了各種精美圖案,反麵則有有“甲,七十二”的字樣。

隨意收起腰牌。蕭昇卻也不著急,慢慢隨著周圍其他參加大會的江湖俠客,一切進入萬安寺中。走過幾重大殿,麵前忽地豁然開朗。隻見大片空闊廣場之上,合共搭建了十座正方形演武台。正是給前來參加招賢大會的江湖群豪比武所用。

萬安寺標誌性的建築——十三層純白佛塔,則在廣場另一側屹立。上百名喇嘛各依方位,守護在佛塔四周,嚴禁無關人等靠近。佛塔之上,隱隱有人。看來,亂世天魔和皇後等,應該在塔上觀看比武了。

十座比武台,按照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十天幹進行排列。蕭昇拿到的腰牌是甲,就代表他應該前往甲字號擂台參加比武。其餘眾人,亦皆如是。所以現如今放眼望過去,十座比武台之下,都是人頭攢動,好不熱鬧。

不過,在比武台旁邊,十三層佛塔的左側,卻又另外搭建了一座高台。台上合共擺放了八張極有氣勢的虎皮交椅。椅子後立有華蓋,顯得尊貴非凡。

這八張椅子當中,此刻各自都坐了一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蕭昇凝神細看,但見這八人都精華內斂,從外表上瞧不出什麼異樣。但蕭昇卻可以憑著本能,察覺得到這十人的真正底蘊。

強,十分地強。這八人之中,可謂無一名弱者。最低限度,也擁有不遜色於長生天神功五合一身的修為。最強一人,更似不下於少林叛徒不殺。十人共聚,即使沒有刻意提升氣勢,卻也自然而然,就散發出強大氣場,讓參與招賢大會的江湖群豪,都不敢接近。